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健康網》關心「媽媽手」! 中醫:症狀常在早上出現 反覆活動會加重

2023/05/14 13:32

中醫師表示,媽媽手症狀主要包括橈骨側自手腕牽引手指、手臂的疼痛、痠脹、僵硬和無力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母親節除了祝福外,更應該要關心媽媽的健康。康禾中醫診所院長謝承運表示,媽媽手是許多媽媽都有的疾病,症狀主要包括橈骨側自手腕牽引手指、手臂的疼痛、痠脹、僵硬和無力感,症狀通常會在早上出現,長時間的手部反覆活動後,症狀容易加重。

謝承運在臉書粉專「康禾中醫診所」發文指出,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常見於手部過度使用而致腱鞘產生無菌性發炎,多發生在需要重複使用手腕、掌、指部位的工作者,如廚師、樂器彈奏、裁縫、打字、泥工、木工等。

什麼族群容易有媽媽手?謝承運表示,女性相較於男性更容易發生。以結構上,因為女性的外展拇長肌及伸拇短肌的肌腱,從手腕到手掌的角度較男性大,容易導致手部肌腱受到壓迫或磨擦勞損。

他進一步說,若以生理上,懷孕期間體重上升,常會增加手部支撐身體的施力,長時間使用下便引起狹窄性肌腱鞘炎。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也可能增加手部肌腱鞘炎的發生率。若在生活中,繁忙的家務、抱小孩及買菜下廚等,免不了提搬重物,這些都是容易導致橈骨肌腱發炎的因素。

謝承運強調,媽媽手症狀主要包括橈骨側自手腕牽引手指、手臂的疼痛、痠脹、僵硬和無力感。這些症狀通常會在早上出現,長時間的手部反覆活動後症狀容易加重。在嚴重的情況下,手指甚至可能出現麻木感和彎曲困難。

結構功能性障礙 搭配做針撥治療

中醫如何治療媽媽手?謝承運表示,若是輕症,一般經過針灸、正確施力復健運動指導、筋絡推拿舒緩、正骨伸展復位,配合活血化瘀用藥,加上適度休息,減少重複性持續性勞損,往往會收到不錯的療效。但若遇結構功能性障礙,就需要搭配做針撥治療,直接以特殊的帶韌針鬆解開病灶點上的軟組織鈣化沾黏結構,才能恢復手腕的使用機能。

最後,謝承運也分享「伸展復健運動」,將患側大拇指包覆在其餘4指中,手腕徐徐往小指方向彎曲,此時拇指側會開始有緊繃的感覺,在自身可忍受的範圍內盡量伸展手腕,伸展約10秒鐘後手腕回到起始位置,休息一下再做第2次。建議1天可做3回,每回10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