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消基會日前接獲民眾申訴,扳開藥錠驚見一條細鐵線卡在中間,擔憂治病不成反致病。事實上,國內近3年已發生56起藥品瑕疵回收案件,顯示藥品的品管制度尚待加強。消基會呼籲,衛福部應正視藥品的品質管理與下架回收機制,確保消費者的用藥安全。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該位民眾每天都會服用半粒醫院開立的慢性處方簽「脈優」藥錠,不過有次他扳開藥錠時,驚見一條細鐵線嵌在藥品中心,幸好沒有吞下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該案已通知食藥署處理。
根據統計,近3年內已發生56起藥品因瑕疵而回收下架的案件。新光醫院醫師侯勝博說明,藥品回收原因主要為含致癌不純物、藥品安全性不足,另外也有部分藥品因摻有異物雜質、毛髮或纖維遭回收,顯示藥品的品管仍需要加強,否則劣質藥品一旦流入市面,民眾的健康可能會出問題。
律師許宏宇則說,依照「藥事法」規定,藥品上市前都必須經過邊境查驗、查廠抽驗,呼籲藥品主管機關應善盡抽驗的職責,阻止瑕疵或不良藥品進入國內醫療院所及市場;若發現藥品偽劣,主管機關也必須下令廠商就地封存、銷毀藥品,並要求業者限期回收藥品。
吳榮達呼籲,衛福部應正視藥品的品質管理與下架回收機制,確保消費者的用藥安全。另外,若民眾發現異狀或瑕疵的藥品,應立即透過「藥物不良品通報回收」系統,或直接向衛生主管機關舉發,並儘速退換。如有用藥疑慮,可以諮詢社區藥局或醫療院所專業人士,切勿自行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