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保健》經痛有解 依體質平常這樣做

2017/06/29 21:13

經痛不適是婦女常有的困擾,嚴重可能還有噁心、嘔吐、冒冷汗等。(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一名26歲女醫師從初經就有嚴重痛經、乳房脹,從經前一週持續到經期中,吃止痛藥無效,檢查也無婦科疾病,而且壓力大又延遲來經,覺得很困擾,學西醫的她嘗試就診中醫,診斷是肝氣鬱滯又愛吃冰飲引起,經疏肝理氣中藥調理3個月,症狀大幅改善。

當歸、柴胡、肉桂等是治療經痛常用藥物。(記者蔡淑媛攝)

台中榮總中醫師周書慧指出,中醫認為痛經主要是「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經血無法暢通或體質虛弱造成疼痛,根據疼痛部位、時間、經血等辨別,可能是肌瘤、骨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器質性病變,要先醫治,中醫痛經常見原因包括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體內鬱熱四種。

中醫師周書慧指經痛患者可在經期前與經痛時按壓虎口的合谷穴,每次3至5分鐘,可理氣、補氣。(記者蔡淑媛攝)

周書慧說,中醫治療依據病人體質和疾病特性開立不同的中藥,「氣滯血瘀」情緒緊張、壓力造成月經排出困難,必須理氣化瘀,開立柴胡、香附藥材;「寒濕凝滯」體質虛寒、飲食生冷,造成子宮寒冷,經血凝滯不流暢,則要溫經通絡,使用艾葉、肉桂等中藥。

經痛患者可在經期前與經痛時按壓小腿的三陰交穴、腳背的太衝穴,每次3至5分鐘,緩解經痛。(記者蔡淑媛攝)

「氣血虛弱」讓經血無力流出,就要益氣養血,使用如白朮、白芍等;如果是「體內鬱熱」阻滯氣血,必須清熱涼血化瘀,使用牡丹皮、赤芍等方式來調經止痛,輔以在經前或經期針灸治療緩解痛經。

周書慧提醒痛經患者,能在經前或經痛時按壓穴位,像手部虎口的合谷穴、腳背的太衝穴、小腿內側的三陰交穴,每次按壓三至五分鐘,可以理氣、補氣或調經止痛,平時應減少食用寒涼冰品和辛辣油膩食物,作息正常、適度運動和放鬆心情。

周書慧也提供調經止痛的保健茶飲,氣滯血瘀,可以玫瑰花3克、山楂3克沖泡,氣血虛弱以黨蔘3克、枸杞3克、大棗2顆沖泡約3百cc茶飲,而寒凝血瘀可喝黑糖薑茶、桂圓紅棗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