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臉紅紅不一定是氣色好 可能有病

2016/02/05 06:00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

55歲的高小姐總是臉頰紅潤,在2014年因缺血性中風入院,2015年10月發生左手臂麻且二度中風入院,入院之後做骨髓穿刺才確診是「原發性多血症」,現在高小姐每3週到醫院「放血」250CC及固定追蹤檢查。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任劉大智指出,「多血症」病患出現的症狀有臉部潮紅、頭暈和頭痛等,但很多病人直到出現中風才發現患有多血症。

多血症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原發性患者中,有95%的病患是「JAK2激酶基因突變」,好發於50歲以上的年齡層;次發性則是因患者長期住高山缺氧或是有抽菸習慣的人。

馬偕醫院主治醫師張明志說,目前對多血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是「放血」,再來是注射干擾素、化療或口服抑制劑。療程依病患個別狀況而定,但僅只是治標,病患還需長期定期追蹤檢查。

此病的患者保健之道是要多喝水(每日至少喝2000CC,以便預防血液黏稠)、多吃蔬菜和白肉(雞或魚),避免做刺激的運動(例如跑馬拉松、泡三溫暖等)。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田蕙芬指出,台灣「多血症」患者的人數並不少,但目前尚未有「多血症」的登錄統計數字。多血症是因為病患紅血球過多,血液過度濃稠而流通緩慢,嚴重者會中風、引發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心肌梗塞或是脾臟腫大等;僅有極少數患者有骨髓纖維化或血癌。民眾除了可從明顯的臉色紅潤或皮膚紅癢觀察,也可透過抽血檢查提早發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