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外食少動 18歲就得「痔」

2014/10/30 06:00

文/鍾雲霓

「天啊,怎麼可能!醫師,我才18歲,怎麼可能長痔瘡?」門診中傳來一聲驚叫,今年就讀高三、剛滿18歲的小芬(化名)聽到自己罹患痔瘡後,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事實上,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年輕人以為自己健康不會得痔瘡,但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精緻化,整體而言,痔瘡患者年齡有明顯下降趨勢。

一般來說,造成痔瘡的常見原因可分為飲食型態、運動習慣及生活作息這些方向,以小芬來說,長期久坐、熬夜念書,已算是痔瘡高危險群。

若又沒有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飲食不正常或纖維質攝取不夠,罹患痔瘡是遲早的事。現代人多是外食族,缺乏運動加上升學、升遷等壓力影響,罹患痔瘡的風險大增。

痔瘡的治療方式和嚴重程度有關,情況輕微者可透過藥物或塞劑改善,但若像小芬已經出現便血、痔瘡軟組織卡在肛門口推不回去等情形時,建議做積極性治療。

積極性治療可分為傳統痔瘡切除手術、雷射與橡皮環結紮法和微創痔瘡手術。傳統痔瘡切除手術需住院、恢復慢且疼痛度高;雷射與橡皮環結紮法這種非手術方式,只能處理內痔問題,且復發率較高,不適合處理內外混合痔的患者;相較之下,微創痔瘡手術能同時處理內外痔問題,不用住院,對於忙碌的考生或上班族,是比較建議的選擇。

小芬要不是被媽媽硬拖來門診,恐怕後果更嚴重,這也是現代人的通病,常因為忙碌、害羞等因素而沒有立即就醫,導致痔瘡病情惡化。

建議民眾平時應該定期檢查自己的身體情形,例如藉由肛門的狀態來初步判定痔瘡,如果感覺肛門口有異物感、刺痛感或排便出血等,就可能是痔瘡脫垂,應儘速就醫,避免導致病情加重。(作者為台北市渾然天成聯合診所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