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心房顫動不是鬼壓床 新藥降副作用

2017/09/05 06:00

心房顫動是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呈現不穩定速度,導致患者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本報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農曆7月出現心悸、胸痛症狀,不是鬼壓床,可能是「心房顫動」的警訊!心房顫動恐有引發腦中風的風險,過去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預防,最嚴重副作用卻可能造成腦出血,但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療團隊研究發現,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降低出血機率,且能減少急性腎損傷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呈現不穩定速度,導致患者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值得注意的是,當心跳又快又亂時,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至腦部造成阻塞,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詹益欣指出,心房顫動盛行率約1%至2%,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65歲以上發生率為5%,80歲以上為10%,推估在台約23萬至46萬名患者。此外,約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所引起,每5小時就有1人因心房顫動而導致中風。

詹益欣說明,想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以往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雖然可降低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但副作用為容易增加出血,最嚴重甚至是腦出血,一旦發生腦出血,死亡率可達50%。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療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探討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對於運用在心房顫動患者的情況,結果發現可降低缺血性中風發生率、顱內出血發生率,同時可減少急性腎損傷風險,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上。

長庚團隊建議少鹽、運動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療團隊建議,日常生活應減少攝取鹽份,多吃魚、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並且適當運動、維持健康體重等,有助於維護心臟血管健康,降低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