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端午節將屆,「粽子」是家人團聚時豐盛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也是最應景的伴手禮。所以市面上除有傳統粽子,還有滿足味蕾的各式各樣端午粽廣告,讓人應接不暇。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彭雅渂整理糖尿病、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慢病飲食應注意的小細節,提供民眾参考。
部立苗栗醫院營養室組長彭雅渂指出,傳統粽子使用糯米、花生、三層肉或豆干,加少量的香菇、蘿蔔乾、紅蔥頭用豬油炒香,包的飽滿豐碩,另外有鹼粽、冰粽等甜口味的粽子,也受歡迎。為了讓民眾容易調整,特別用「健康餐盤」的概念分析,教大家將粽子融入飲食的小技巧。
彭雅渂表示,糯米、五穀米、栗子、芋頭、紅豆、綠豆或蓮子等皆屬於全榖雜糧類,可以替代白飯,建議選擇份量較小的粽子,尤其是糖尿病和減重的民眾要特別留意,也可以選擇小顆的五穀粽、高纖健康粽等;鹼粽和冰粽是甜的,建議用餐時飯量減半,飯後再吃,鹼粽建議選擇雞蛋大小的份量,沾少許的糖或蜂蜜,既可以滿足好吃的慾望,也不會攝取過多的糖。
油脂的部分建議以瘦肉、海鮮類(如鮮干貝)取代高脂的五花肉,也可以加入豆干降低油脂的含量,使用植物油拌炒餡料減少飽和脂肪的含量,有血壓、血脂肪高的民眾要留意。
彭雅渂說,沾醬也是吃粽子重要的配角,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不論是番茄醬、甜辣醬、醬油膏等鈉的含量相對是較高的,建議適量使用,避免鹽分過量攝取而影響血壓。
因為粽子所含的肉類和蔬菜是不夠的,建議粽子在午餐或晚餐食用,要搭配0.5-1碗的煮或清炒蔬菜和0.5-1掌心的瘦肉、魚或豆製品等補充蛋白質。因為糯米較不好消化,建議1天吃1個,注意細嚼慢嚥,避免不消化的情況發生,也可以避免吃太快而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