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今(6日)天開始不再硬性規定師生在教室內要配戴口罩,生活逐步回歸正常,不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帶來的身心健康影響餘波盪漾;美國1項研究指出,COVID-19大流行期間,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狀增加,主要原因是疫情嚴峻時期的停課相關防疫限制,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建議父母,可從建立規律生活、鼓勵開展社交、從事共同活動等3個方式著手,幫助孩子甩開憂鬱恢復正常生活。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圖書館網站發布的1項最新研究,以歐洲各國針對疫情大流行的相關限制和學校停課的差異作為準實驗設計,評估政策對憂鬱症的影響,透過引文追蹤和灰色文獻搜尋,比較「一般憂鬱症狀」和「在歐洲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和期間,19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的臨床相關憂鬱症發病率的研究」。
結果顯示,在比較逾80萬名參與者的數據中,男性青少年在一般憂鬱症狀上增加較多,而女性在臨床相關憂鬱症發生率上則較高,當與疫情相關的限制策略更加嚴格或考量學校停課因素時,影響效果顯著提高。也就是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兒童青少年憂鬱症狀有所增加,而因應疫情嚴峻時期的停課相關防疫限制,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也顯示,在COVID-19流行的第1年,全球焦慮與憂鬱症的盛行率就增加了25%,他認為在後疫情時代,上述研究結果可作為警示,讓更多潛在需求者進入心理健康服務系統,同時也能重新檢視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系統在面對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韌性。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建議,逐步回歸正常生活,更需關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預防孩子陷入憂鬱情緒,建議父母可從3個方式著手。
戴怡君說,第1是重建規律生活,可幫助孩子恢復正常生活節奏,減輕不確定感,第2是鼓勵開展社交,鼓勵孩子參與社團、運動等,增加人際連結從中建立信心,第3則可從事共同活動,增加與孩子互動時間,不論是一起做家事,像是烹飪、清掃或戶外運動、踏青、看電影等,都有助於幫孩子紓緩壓力,增進親子關係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