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女大生每天腹瀉5次不敢出門 移植腸道微菌叢重拾健康

2024/08/27 12:51

女大生因為潰瘍性結腸炎控制不佳,反覆感染困難梭菌,導致長期腹瀉,經大腸鏡進行微菌叢漿植入,成功治癒。(長庚醫院提供)

女大生因為潰瘍性結腸炎控制不佳,反覆感染困難梭菌,導致長期腹瀉,經大腸鏡進行微菌叢漿植入,成功治癒。(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不少人都有腸胃道不適經驗,1名19歲的女大生因潰瘍性結腸炎與困難梭菌感染,每天拉肚子5次,經抗生素治療後仍多次復發,後經大腸鏡微菌治療,困難梭菌感染痊癒、發炎症狀也明顯改善,約3個月後完全重回正常生活。

西化飲食、食品添加劑與環境等,造成國人腸胃道疾病盛行,1位19歲女大生因為潰瘍性結腸炎控制不佳,反覆感染困難梭菌,雖使用抗生素治療有效,但2年內3度復發,反而讓腸道發炎及潰瘍加重,每天拉肚子超過5次,學業、生活都受到嚴重影響。

林口長庚微菌治療中心及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指出,飲食西化、食品添加劑使用與環境改變等影響下,等發炎性腸病的盛行率在台灣增加了6倍,此類病患由於腸道粘膜長時間發炎破損,困難梭菌感染的發生率較高,另65歲以上長者,以及癌症、愛滋病、器官移植患者,或是類固醇或免疫抑制藥物使用者,也是困難梭菌感染的危險族群。

操作微菌分離系統。(長庚醫院提供)

操作微菌分離系統。(長庚醫院提供)

但李柏賢說明,抗生素治療困難梭菌的成功率僅約30%,但近年來發現,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比例是1.3:1,細菌數量其實比人體細胞還要多、可視為人體隱形器官,因此把健康人的菌叢移植到病人腸道內,可達到改善腸道菌相、改變體質,並控制疾病的效果,其中對於困難梭菌的成功率可提升至93%,特管辦法也已開放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的困難梭菌感染。

此外,李柏賢指出,國外已有研究顯示,微菌叢移植可改善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原本對免疫治療無反應的個案中,有約40%經過腸道微菌叢移植後,可對免疫治療產生反應,另微菌叢移植可通過腸腦軸,改善自閉症患者的改善社交能力與胃腸道症狀,改善率達64%。

李柏賢指出,該位女大生經過微菌叢移植、約3個月後困難梭菌感染痊癒,腸道發炎也明顯趨緩、每日排便次數恢復正常,且內視鏡檢查顯示粘膜已經完全癒合,可以回復正常生活節奏,迄今長庚醫院已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並建立微菌銀行、保持10至20份庫存,以便及時滿足治療需求。

李柏賢指出,微菌叢移植治療困難梭菌成功率可提升到93%。(記者林志怡攝)

李柏賢指出,微菌叢移植治療困難梭菌成功率可提升到93%。(記者林志怡攝)

長庚醫院團隊已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並建立微菌銀行。(記者林志怡攝)

長庚醫院團隊已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並建立微菌銀行。(記者林志怡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