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治療失眠先評估 不能只靠藥

2016/05/02 06:00

▲睡前做一些放鬆肌肉的柔軟操等行為改變,也有助睡眠;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非本文當事人。

文/張凱茗、賴盈希

67歲的劉太太公職退休約7年,但一直有失眠困擾,得要服用助眠劑幫助入睡。但因失眠狀況起起伏伏,始終無法減少藥物,可是她又很擔心藥物副作用,以至於每晚越接近睡眠時間,無法入睡及害怕藥物會影響健康的擔憂,越來越嚴重,令她十分困擾。

劉太太期望能減少助眠藥物又可以睡好覺,因此她接受醫院睡眠中心建議,採取「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台灣睡眠醫學會2013年國人睡眠調查結果顯示,像劉太太這樣的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9.3%,大約每5人中就有1人有失眠問題。

面對失眠,大多數人仍習慣緩解症狀而非解決病因,以至於服用助眠藥物通常是一般人的首選,但隨著日子一久,少數人可以成功停藥,但是絕大部分的人仍是一夜未眠,甚至誤以為失眠加劇,自行增加助眠藥物的使用劑量。

除了使用藥物外,像劉太太接受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透過有系統的心理學與睡眠醫學方法來治療失眠。

◎療程主要包含3大層面:

●睡眠教育:協助患者認識正常的睡眠型態及形成失眠的原因。每個人的失眠都是獨一無二的,透過此階段可與治療師討論個別的治療計畫,也能初步建立良好的睡眠保健概念。

●行為改變:使用各種技術調整患者不恰當的睡眠相關行為,達到回復正常睡眠的效果,包括:規劃符合生活的睡眠時間、重建睡眠與睡眠情境的連結、放鬆技術等。

●認知調整:許多失眠者對於「睡眠」常有不合理且過度的期待,這些想法往往讓患者對失眠有過度的擔心,重複著不恰當的因應方式,找出這些原因並以合理的想法取代,是改善失眠症狀的核心層面。

在臨床心理師完整評估劉太太的狀況後,設計了專屬於她的睡眠改善與減藥計畫,經過近兩個月與心理師的定期會談,劉太太重新檢視失眠後的生活習慣、睡眠所引發的情緒、因失眠產生的睡眠迷思等,在治療中調整了期待和習慣,並營造出成功的入眠經驗、降低失眠焦慮感、提升自行入眠自信心,終於成功停止多年助眠藥物的使用。

若有慢性失眠症狀者一定要求助專業醫師診療,找出並治療引發失眠的原因,再配合非藥物的心理治療,減少對助眠藥物的依賴。

(作者分別為鹿東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臨床心理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