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告別「自傷」 轉個彎再出發

2014/08/22 06:00

文/許欣偉

精神科的診間裡,總有某些成人患者反覆出現割腕或大量吞藥等自傷行為。經驗中,這些患者在自傷前,多半遭逢令其難以接受的情境,例如家人驟逝、家庭暴力、丈夫外遇、生意失敗、被摯友冤枉等事件。

這些事件令他們心碎,自傷就成為他們宣洩情緒的出口。除了想要終結或緩解內在痛苦外,也有可能是想引起注意,或是自我懲罰。

但有些患者的自傷是一種無聲的控訴,用自己肉身的受苦來見證他人的加害行為,彷彿在想像中高舉滿佈血痕的手腕,吶喊著:「我會這樣是我男友害的,我要他悔恨一輩子!」

某些患者心中常出現「完美他者」的形象,想像別人一樣,擁有體貼的伴侶、圓滿的家庭等,好像別人都不曾體驗過衝突與痛苦,相形之下,讓他們愈發自卑。實際上,人生有得必有失,例如:忙著賺錢的富豪可能擠不出時間陪家人。

「完美他者」的想像常與現實生活差距甚遠,卻加深患者的疏離感和怨氣,使得他們在不斷出現「只有我很糟糕」、「我是家人的負擔」等想法中,增強其自傷衝動。

若要療癒,「接受」仍是一個必須通過的關卡。這並非強迫患者要去接納生命中的「壞客體」,而是意謂著「先接受、包容正在痛苦中的自己」,正如同一位母親面對她受傷流血、難過哭泣的孩子,首先她會給予溫柔的照護,而不是妄加批判。

心理治療的作用就像是協助患者形成一個內在的母親,接著恢復思考力,調理糾結的情緒,逐漸接受不完美、有缺憾的人生。這相當不容易,但如果可以朝此方向前進,心靈就有可能轉化並激發新的創造力。

我建議患者應練習鼓勵自己:「在有限制的人生條件下,一步一步向前走。」如果碰到「跑不下去」的「撞牆期」,自傷意念再度出現時,務必儘快尋求他人陪伴,並且主動向專業人員求助,再撐個幾步,轉個彎,深呼吸一下,或許有機會發現柳暗花明的新風景。

(作者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