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甘孟霖/新北報導
68歲的陳小姐因左側乳房腫瘤穿破胸壁,流血還發出惡臭,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緊急照會感染科及一般外科醫師王聖麟,透過檢查發現為第4期「三陰性乳癌」。經抗生素治療感染、敗血症的狀況後,再以化學治療、配合免疫治療雙管齊下,6個月的療程後,傷口已完全癒合,無任何不適,目前穩定接受化療,追蹤中。
乳房流血漫惡臭 半年療程癒合傷口
王聖麟表示,乳癌根據細胞上特定接受體的表現,可分為管腔A型、管腔B型、二型人類上皮成長因子接受器蛋白過度表現型,若腫瘤細胞3種受體的表現都呈陰性就屬於「三陰性乳癌」,佔所有乳癌的15%。部分三陰性乳癌初期沒有症狀、不會疼痛,後期乳頭會出現帶血分泌物、凹陷或表皮發癢、變紅、潰瘍、乳房及腋下出現腫塊,相較其他類型乳癌,三陰性的腫瘤成長及擴散速度快,容易發生遠端轉移,部分案例還會產生疼痛感。
王聖麟指出,診斷三陰性乳癌,需要進行乳房超音波、乳房攝影,以病理組織切片確診腫瘤類型與期別,早期患者腫瘤較小且無淋巴結轉移,可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並搭配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近年來免疫療法出現,對於腫瘤較大或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可以有效縮小腫瘤面積,延緩腫瘤進程,透過每兩週注射一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激活體內T細胞攻擊癌細胞並增強身體細胞功能,防止癌細胞惡化,治療成功率約50%,雖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皮疹、搔癢、肝功能異常、疲倦、腹瀉等副作用,但對三陰性乳癌末期患者還是有超過兩年的存活機會。
王聖麟提醒,維持健康生活,避免菸、酒,多吃蔬果、減少攝取紅肉,才能減少乳癌纏身,每2年也要定期進行乳房攝影篩檢,早期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