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德詠
「家人說我電視聲音轉很大聲」,這是常見家中長輩剛開始被發現聽力退化的表現,雖然隨著年紀自然退化無可避免,但如果程度嚴重,等同少了一個感官刺激,對生理與心理影響將漸漸浮現。在心理上,聽不清楚溝通困難,導致與人互動、社交活動減少,久而久之容易封閉在家,嚴重者甚至猜忌、情緒差、憂鬱出現。
在生理上,研究已經證實,重聽使得大腦工作負荷增加、接收外界刺激減少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聽覺皮質萎縮,當重聽程度為中度時(40-70分貝),失智風險為聽力正常者的3倍,重聽達重度時(>70分貝),失智風險則高達5倍。著名的美國醫學期刊《刺胳針》在2020年針對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的報告中指出,失智原因與風險排名中,聽力障礙為第一位。
年長者重聽,多數屬於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退化),此退化速度因人而異,與體質遺傳有關係,沒有藥物與手術方式可讓受損的聽覺細胞與神經恢復,然而減少外來的傷害、降低退化速度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部分。研究證實控制聽力受損是失智症最重要的保護因子。
●噪音: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者,聽力會受損,必須使用耳罩保護聽力,如果聽力已經受損,盡量避免長時間待在吵雜環境。
●慢性病:由於內耳耳蝸構造非常精密,需要高度的血液、氧氣供給,因此任何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硬化的事皆應避免,其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病等慢性病,皆會影響血液供應,必須謹慎控制。
●生活型態:不菸不酒,食用少油少鹽的食物,也可補充一些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E,鋅,β胡蘿蔔素。
當聽力受損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則建議使用助聽器,如同視力不好需要眼鏡,聽力不好則需要助聽器幫忙聽見聲音。我們都知道四肢久不運動會肌肉萎縮,聽覺也是如此,時常聽不清楚又放棄使用助聽器幫忙,聽覺細胞與神經退化會更加速。
助聽器配戴方式建議從每天短時間2小時開始、再慢慢增加,室內適應後再到戶外,幾個月後,大腦自然會把一些不重要的雜音忽略,吵雜感便減少。並且配助聽器需要專業聽力師,根據自己的聽力圖調整,而不是可以借別人的來戴看看。如有雙側聽力受損就配戴雙側,因為效果加成,聲音較有立體感,在吵雜環境中的辨識會較好。
而雙側皆重度(>70分貝)聽損者,如果使用過傳統助聽器後,仍覺得只聽見模糊的聲音,對於語音的分辨差,則可考慮人工電子耳,取代內耳耳蝸功能,利用電極直接刺激聽神經。然而電子耳需要經由手術植入,因此建議還是必須配戴過傳統助聽器,不適應者才考慮。
(作者為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本文取自《國泰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