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中醫針灸、推拿均須搭配人體穴位診療,但穴位深淺不一,鑑於坊間常見的中醫針灸經絡穴位人體模型只能平面呈現各穴位,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林昭庚率中醫針灸團隊,在人體立體解剖模型基礎上,以穴位實際深度循行,結合程式設計與電腦3D技術動畫,開發「3D經絡銅人」智慧裝置,能動畫展現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的循行路徑等,有助推動中醫針灸教學更具象化。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針灸團隊由林昭庚主持,由立夫中醫藥博物館長高尚德策劃並邀請附設醫院針灸科主任李育臣、主治醫師黃明正共同執行。
林昭庚指出,提到穴位呈現,民間熟悉的多是坊間常見擺設的中醫針灸經絡穴位人體模型,這種呈現人體穴位分佈的銅人呈現穴位經脈循行的模式多僅以線條是在體表劃行,而非在人體內依照穴位實際深度深淺循行,但穴位其實深淺不一,這與實際的穴位循行不符合,為讓學習穴位者能更清楚穴位所在及分佈,著手與團體研發能更清楚呈現穴位及脈絡的裝置。
中國醫大中醫灸團隊根據林昭庚教授著作「新編彩圖針灸學」,結合程式、設計與電腦3D技術動畫,在人體立體解剖模型基礎上,開發「動態三維人體經絡系統」智慧裝置,中醫大設計的「3D經絡銅人」,依各穴位的實際深度以3D動畫展現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的循行路徑、經絡穴位深度作用及經絡出入流注的變化,結合中西醫學的創新設計已申請到國內專利。
中國醫大指出,該件「3D經絡銅人」智慧裝置,有助推動中醫針灸教學,讓初學者更清楚穴位分佈及位置、運行路徑等,也能提供研究與產學應用,林昭庚更計畫未來進一步推動中醫經絡系統結合人工智能、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以科技輔助現代針灸學、現代醫學教學及研究。
校方指出,新設計開發「3D經絡銅人」智慧裝置,榮獲國家專利權,目前陳列在英才校區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內,歡迎對針灸、十二經絡、奇經八脈和穴位等中醫藥知識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