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氣切會變廢人? 醫師澄清是誤解觀念

2016/10/04 17:45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蘇英傑說氣切其實不可怕,希望民眾不要誤解氣切的功能。(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做氣切不就變廢人了?聽說氣切後一輩子拿不掉,不要氣切!」奇美醫院醫師指這是許多病患家屬對氣切的誤解,其實氣切是替代口內氣管插管、可保患者呼吸順暢、保護聲帶,舒適度高。只要呼吸不再衰竭、脫離呼吸器,氣切患者能說話還有機會用嘴巴飲食。

一般氣切傷口約可在一週時間自行癒合。(記者王俊忠翻攝)

 為何要做氣切?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蘇英傑說明,氣切是代替口咽式氣管內管(俗稱插管),從患者頸部做一切口將氣切管插入氣管,氣切管功能與口咽插管相同,開氣切口手術後一週,頸部傷口疼痛會消失,比直接從嘴巴內插管進氣管舒服的多。

 插管除了刺激難過外,因插管進入氣管會經過聲帶,蘇醫師說,插管會壓迫聲帶,時間愈久,聲帶肌肉會受損,輕者沙啞、喝水易嗆到,嚴重時聲帶完全麻痺,氣切口在聲帶下方、不會損傷聲帶。有研究指出,長時間插管,聲帶受永久性損傷機會達一三%,最好是做氣切,提高脫離呼吸器的機會。

 蘇英傑直言,台灣民情很多人無法接受很早期的氣切手術。奇美醫學團隊建議是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器的患者,在插管一至二週期間做氣切;如是腦傷或其他確定長期需依賴呼吸器患者,在插管一週就做氣切。一般氣切傷口會在一週左右癒合,如氣切時間過久,無法自行癒合,醫院可做閉合傷口的手術。

 奇美醫院與蘇醫師都說,只要患者呼吸不再衰竭、恢復可自行咳痰,氣切管路就可以移除,不會跟患者一輩子,如脫離呼吸器,就有機會能夠說話、且能從嘴巴吃進食物,過接近平常人的生活;但如是聲帶嚴重麻痺、中風等病症,氣切可能會跟一輩子!

相關影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