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北市54歲女子14日騎車違規紅燈右轉,被巡邏警攔查舉發,當時女子情緒過激即拍落員警手機,甚至還張開咬警。「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女子聲稱「一時情緒失控」,這暗示她可能在壓力或不滿面前,缺乏有效的情緒調適能力,導致行為過激。
楊聰財說,這名女子在面對執法和即將受罰的壓力下,會產生強烈的防衛或反抗心理,不惜採取極端行為,但失控脫序的行為,也讓事後冷靜的她,後悔莫及。
以下的6方法可避免情緒過激造成失控、脫序:
●認識情緒、了解觸發點:
了解自己容易在什麼情況下產生負面情緒,例如被指責、感覺不被理解、或壓力大時。提早覺察這些觸發點,有助於在情緒升高前採取應對措施。
●學習情緒調節技巧:
當情緒開始波動時,可以嘗試深呼吸、暫停數秒再反應、或是離開現場讓自己冷靜下來。這些簡單的技巧能有效幫助情緒降溫。
●建立健康的應對機制:
平時可以培養一些有助於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的習慣,例如運動、聽音樂、與朋友聊天、或是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這些健康的宣洩方式能減少情緒累積。
●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經常性地感到情緒難以控制,或是情緒失控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尋求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他們可以提供更深入的情緒管理策略和治療。
●溝通與合法申訴:
在面對爭議或不滿時,學習有效溝通是關鍵。新聞中提到,若對交通違規有異議,可以循合法途徑申訴。建議透過理性溝通和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非訴諸暴力或情緒性的行為。
●培養同理心與換位思考:
試著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例如警察執法是其職責所在,培養同理心有助於減少衝突和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