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醫院排放的溫室氣體助長氣候變遷,醫界也逐漸意識到,氣候變遷已與健康密切相關,台大醫院北護分院今(12日)舉辦21週年院慶學術研討會,聚焦ESG永續發展,院方也分享初步減碳成果,並預計於今(2025)年底發布首本「永續報告書」。
台大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北護分院去(2024)年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後,啟動碳盤查與節能改造,目前初步減碳約1%,年底將對外發布永續報告書。他強調,社區醫院不只是看病的地方,更是連結人與土地、推動在地永續的重要角色。
研討會中,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提到,氣候變遷正改變疾病流行模式。像是登革熱北移、病媒蚊感染增加,與健康、醫療體系負荷密切相關。台灣過去推動的分級醫療與遠距照護本就具永續精神,未來要進一步將「碳排」納入醫療流程設計中,在兼顧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前提下,找出碳排熱點、優化流程與提升效率,這就是醫療永續的實踐方式。
劉越萍說,「永續」的核心在於系統性減碳,就像推動醫療品質,不是有心就好,而是要有方法、有共識與衡量標準。她表示,衛福部已透過碳盤查、節能輔導、指引撰寫與教育訓練,協助醫療院所落實淨零目標,並自2024年起展開五階段行動,從盤查、減量、能源監控、導入再生能源與綠建築,一路推進至2041至2050年達成醫療淨零。
詹鼎正表示,ESG是國際通用的永續發展架構,涵蓋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與醫院治理(Governance)三大面向。北護分院深耕萬華20年,結合在地宮廟與社福單位推動疫苗接種與資源轉介,並於院慶前夕舉辦社區走讀,讓員工深入認識在地文化,落實醫院作為社區一份子的ESG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