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棒球教練李來發在1992年帶領中華隊在巴塞隆納奧運奪得銀牌;然李來發證實在16日因肝癌過世,享壽68歲。李來發剛成為棒球員時便長期為台灣隊效力,退役後曾在巴塞隆納奧運擔任教練,奪下銀牌;爾後在職棒與學校作育英才,並出任中華棒球OB會副會長職務。
回溯歷史,港星吳孟達,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等人皆因肝癌過世,肝癌更在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與死因中名次年年在前。為何會得肝癌?如何預防肝癌?《自由健康網》帶你一次看懂。
肝癌很常見嗎?
衛福部國健署表示,依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
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1萬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肝癌則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
肝癌是怎麼形成的?
國健署表示,肝癌有2成為非B、C型肝炎所引起,脂肪性肝炎是肝癌的致病因子之一,當肝臟內的脂肪占肝臟總重5%以上,即稱為脂肪肝。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指出肥胖與脂肪肝相關,並與代謝症候群密切相關,會導致肝發炎或肝損傷,且體內過多的脂肪也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另,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報告也指出,肥胖是導致癌症的危險因子,且體重過重者相較於健康者高出1.5-1.8倍罹患肝癌的機率。
同時,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可歸納為慢性病控制不良與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良、過度飲酒、喜好喝含糖飲料或吃精緻食品等,再加上缺乏運動及熬夜。
肝癌的症狀是?
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說明,肝癌在腫瘤小於3公分內大多不會有明不適的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右上腹悶痛,可局限於右上腹也可以放射到背部上方或肩部。其次是發燒、全身倦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若是病患原先就有肝硬化的情形,就可能會有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等症狀加重的情形。通常肝癌早期並不會有黃疸,一旦病患出現黃疸時,多半已進入晚期。
由於肝臟內沒有太多神經,只有肝臟表面包膜才有神經,因此,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並不會有症狀出現,只有在肝癌細胞將包膜撐開時才會出現脹痛。所以當疼痛發生時,表示可能有破裂出血的危險或癌細胞已轉移出去侵犯神經。另外由於肝臟在右邊肋骨後,因此,右葉肝臟長了腫瘤一般是摸不到的。
少數的病患一般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卻由於肝癌的自然破裂造成腹腔內大出血,而 以嚴重的腹膜炎、休克等症狀表現出來。有極少數的病患並沒有腹水的產生就有骨頭、腎臟、肺部或其它部位的腫瘤轉移。
肝癌高危險群有哪些?
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肝癌的高危險群應定期做檢查,包含:
1. 一等或二等親中有肝癌患者
2. 慢性B或C型肝炎者
3. B型肝炎帶原者
4. 本身有肝硬化的情形。
發現肝癌怎麼治療?
三軍總醫院表示,肝癌的治療目前仍是以手術為主,主要是將肝癌的病變完全切除,若是能將病變部位完全切除,其病患的存活率將會大大的提高。
當肝癌病變部位不大,且病患尚未出現不適症狀前,一般存活率可達50%上下;但如果症狀出現時才進行手術存活率僅只有50%以下。另外,肝腫瘤部位、大小、數目、與肝臟內血管位置或有無轉移等,皆是可否手術和存活率的評估方向。 如果病患有肝硬化時,進行手術可能會造成手術後肝衰竭而危害病患的生命。
如何預防肝癌?
衛福部國健署表示,感染B型或C型肝炎所引起的肝癌,可經由接受篩檢及早期治療來控制;另脂肪性肝炎所引起的肝癌,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來改善。近年來,國人喜好含糖的手搖杯飲料、高脂肪食物等,導致攝取過多的熱量,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由於脂肪肝沒有症狀,難以察覺對身體的影響,伴隨著肝癌致病機轉,即從脂肪肝轉變成肝炎,再形成肝纖維化,最終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脂肪肝並無有效的治療藥物,但研究顯示,減重是可以有效預防脂肪肝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