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體大桌球選手車禍傷顏面! 靠3D列印修補「救救臉」

2022/12/28 14:27

3D列印顏面骨釘古板。(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林同學是北部知名體育大學學生、桌球選手,某次到校途中發生機車車禍導致顏面外傷及身體多處擦傷,當時只覺得右臉腫脹麻木、但臉部麻木的情形一直沒改善,眼睛看某個角度時也有疊影現象,而且感覺臉部不太對稱,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林同學不但右側顴骨骨折合併移位,眼窩底及內側骨也有爆裂性骨折,理學檢查也發現明顯左右臉不對稱,右眼也有內陷。

根據長庚醫院外傷中心的統計,國內每年約有300人因外傷導致顏面骨折至醫院接受手術治療,造成顏面骨折的原因主要有機車、汽車車禍、運動傷害、跌倒及打架所引起,其中又以機車車禍佔85%最高。在顏面骨折中以顴骨骨折最常見,其次是下顎骨骨折,也有病患因傷勢較重,導致全臉骨折的。

為減少手術切口,達到微創美觀的目的,顏面骨折目前已可運用內視鏡輔助進行修復,如額骨骨折、顴骨骨折、眼眶內壁及眼窩骨折、及下頜骨髁部骨折等;依不同的骨折部位採取不同的隱藏式微小切口,不僅減少術中流血、縮小疤痕、也可避免術後頭皮發麻或顏面神經傷害,病患復原較快,住院日縮短,整體滿意度也大幅提升。

基隆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志豪表示,一般顏面骨折建議在受傷後2到3週內手術,因為此時骨折處尚未癒合,可藉由附近穩定且正常的解剖位置當參考點,進行骨折的復位及固定手術,以達到恢復受傷前顏面外觀的效果。但對於複雜性的骨折,如粉碎性骨折或合併多處骨折,就增加了手術的困難。

陳志豪說,複雜性骨折沒有正常穩定的解剖位置供參考,加上有限的手術切口,容易導致外科醫師在手術中的迷航,無法確認是否已恢復到原本骨頭的位置,造成手術結果不佳。而隨著影像科技的突飛猛進,透過電腦輔助導航及術中影像系統,就能在手術中輔助定位,並能即時了解骨折復位是否在適當的位置,提升手術成功率,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陳志豪指出,近年3D列印技術已廣泛應用在醫學領域,基隆長庚醫院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開發的新型顏面金屬骨板,利用3D列印技術,骨板同時具有輔助骨折復位與固定的功能,根據病患個別的需求,提供更為精確的重建效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