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防疫老將談抗疫1》 張上淳:同島一心是決勝關鍵

2022/02/22 20:5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接受本報專訪,回首抗疫經過。(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邱芷柔、楊媛婷/專訪

2019年11月中國武漢爆出COVID-19疫情後,全球掀起近代最大的一場隔離行動,原本被全球譽為防疫資優生的台灣,去年5月經歷本土疫情爆發,全台防疫警戒升為三級,直到8月初疫情才趨緩,接續面對Delta與Omicron變異株挑戰,如今行政院定調未來防疫規範逐漸朝正常生活的方向,外界解讀是疫情已看見曙光,回顧國內防疫路程,國內感染病學權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防疫原則大同小異,決勝關鍵是政府相信專業、人民配合落實。

去年5月台灣爆發一波新的本土疫情,短短3個月內,COVID-19確診數從1千多人增至1.5萬人,死亡從1百多人增至800人,是武肺疫情發生以來,台灣面臨最嚴峻的考驗。

去年5月台灣疫情升溫,是台灣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圖為萬華快篩站篩檢情形。(資料照,記者鄭名翔攝)

張上淳說,那是「意料中的疫情,卻意外的爆發!」當時國內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疫情,邊境沒有完全封閉,民眾心情有點鬆懈,難免會有病毒進來。但台灣一直有所準備,即使造成小規模的群聚,都能很快被防疫系統偵測出來,一開始宜蘭、蘆洲出現確診個案時,確實很快就阻斷病毒傳播,但追溯至萬華,才發現病毒早已在社區傳播,且擴散至鄰近地區,由於染疫後症狀輕微的人會到藥局買藥吃或去診所當做感冒治療,造成這波疫情來得非常急。

張上淳說,防疫原則大同小異,但需搭配各國體制與民風才能落實,例如在歐美國家,「封城」效果可能就沒那麼好,而台灣採取減少北北基桃一日生活圈中的人流移動,並建議把1/2的人留在家中居家辦公,三級警戒下,雙鐵降載,餐廳、公共場合及大型活動等非必要的活動都暫緩,醫療院所也緊急動員應變,一一突破所遇到的瓶頸。

彈性應變 台灣防疫最大優勢

他認為,彈性應變是台灣防疫的最大優勢,Delta、Omicron變異株的傳播力強,入侵時幾乎大部分國家都守不住,但是台灣吸取他國經驗,加上本土疫情洗禮,除了對確診者與接觸者進行疫調、匡列與隔離,更進一步把「接觸者的接觸者」框起來,發出細胞簡訊提醒民眾注意,在病毒散出去前阻斷傳播鏈。

張上淳說,台灣早在2020年就爭取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美聯社資料照)

積極參與新藥研發 檢疫所進行臨床試驗

值得一提的還有台灣參與COVID-19藥物研發。張上淳說,早在2020年就爭取瑞德西韋的臨床試驗,但當時國內沒有個案,多數藥廠對台灣興趣缺缺。去年5月疫情爆發,吸引了默沙東藥廠,但是我國新藥臨床試驗一定要在醫院執行,後來以特許方式突破瓶頸,把檢疫所當作門診的延伸點,讓醫師到檢疫所評估病人是否符合用藥條件並簽訂同意書,在檢疫所進行了默沙東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張上淳說,目前境外移入確診者有99%的個案會在入境後10天內被抓出,專家小組也早已預期剩下1%會滲進社區,但隨著疫苗覆蓋率提升,地方政府越來越精準的疫調匡列,且染疫者多輕症,面對重症患者也有藥物可用,在衡量經濟發展下,確實可以改變過去追求「清零」策略。

因為愛台灣 全民總動員

張上淳也回憶,當年SARS疫情開始吃緊時,國軍松山醫院被啓動為專責醫院,但其醫護人力有限,需要其他醫學中心派出醫護人員協助,北部幾大醫學中心院長進行協商,但各院對於何時可派出人員進駐有所遲疑,當時他於電話中得到疫情持續擴散的訊息,情急下大力拍桌直問大家:「到底愛不愛台灣?」敦促各院儘快派出人員支援。此外,當時也有中央與地方不同調以及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問題,反觀此次疫情,他認為,政府相信專業、人民配合落實,同島一心是防疫決勝的關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