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選單 搜尋

白天疲憊 夜晚難眠? 醫籲落實「睡眠衛生」3面向

2025/04/22 05:30

▲盧泰潤醫師指出,手機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睡前應避免滑手機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盧泰潤醫師指出,手機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睡前應避免滑手機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你有白天精神不濟、夜晚難以入眠的問題?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指出,許多民眾忽略「睡眠衛生」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習慣是改善睡眠品質關鍵的第一步;而睡眠衛生涵蓋3大面向,民眾應遵循落實。

睡眠時間、環境與睡前習慣

盧泰潤說,「睡眠衛生」的3大面向包括睡眠時間、睡眠環境與睡前習慣。首先,作息時間應固定,每天盡量在同一時間上床與起床,假日不應過度熬夜或補眠,即使午休也應控制在30分鐘以內,避免影響晚上的睡眠節奏。

睡眠環境方面,臥室應維持安靜、涼爽及黑暗,避免在臥室滑手機、看電視,「這些電子產品釋放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延遲入睡時間,造成睡眠障礙」。

在睡前行為上,建立放鬆儀式能幫助入眠,例如泡熱水澡、靜坐冥想或聽柔和音樂等,都是有效方法。此外,需避免攝取影響睡眠的物質,睡前6小時內避免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飲品,同時也應遠離香菸與酒精。尼古丁具有刺激神經系統的作用,會延長入睡時間;而酒精有助快速入睡,但往往僅是淺眠,無法真正獲得深層休息。

盧泰潤指出,有規律運動習慣者,入睡速度較快、深層睡眠時間也較長。如果已遵守睡眠衛生,仍長期感到疲倦或睡眠品質不佳,就要留意是否有潛在健康問題,包括晚上頻尿、夜咳、胃酸逆流、嚴重打呼甚至呼吸中止等,都可能與疾病有關,如攝護腺肥大、鼻過敏、胃食道逆流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此外,若入睡困難,如躺下後容易胡思亂想、擔憂焦慮,或長期心情低落、提不起勁,也要警覺是否有焦慮症或憂鬱症。

盧泰潤說,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尋求專業協助,可至醫院睡眠門診進行評估,畢竟長期依賴安眠藥非治本之道,由專業診斷找出根本原因,才能真正改善難眠、提升生活品質。

▲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