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青少年網路成癮 3表現要留意

2025/02/23 05:30

▲青少年若出現玩遊戲到失控的症狀,就要留心;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王皓瑋

小傑(化名)今年國中3年級,從小就很喜歡玩網路遊戲和動漫相關商品,國中開始玩手遊時間越來越長,一開始是在寫完功課玩,後來一回到家拿起手機就放不下來,導致功課沒完成,睡眠時間也一直往後延,在學校精神不濟,成績下滑,週末則是幾乎一整天待在家中。

國三的寒假,小傑幾乎每天都玩遊戲到半夜,只要能繼續玩,白天精神仍然很亢奮,心情特別好,而且有很多想要的東西,他在1個月內買了很多的動漫商品,累積金額達到10幾萬元,遠超過他自己可負擔的範圍,小傑就趁爸媽不注意時偷拿家裡的錢去支付,也偷拿妹妹的零用錢。父母很努力想減少小傑的手機使用時間,也嘗試過停止他的網路,但小傑會在半夜家人都睡著後,拿家中備用的手機,偷偷溜出門尋找免費網路使用,造成爸媽擔心,睡不好、心情煩躁。又因小傑不願就醫,後來媽媽就自己先到身心科門診求助了。

世衛已將遊戲失調症列為精神疾病

網路遊戲成癮是目前兒童青少年族群的重要議題,世界衛生組織已於2018年6月將遊戲失調症(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主要有3個表現:

●玩遊戲到失控的症狀。

●凡事都以電玩為優先,導致日常生活失能。

●知道已造成負面影響,仍持續增加打電玩的時間,這些症狀持續1年以上。

情緒失控生活失能 症狀持續1年以上

雖說問題看起來好像是網路遊戲,但實際上常常看到這些青少年有許多來自現實層面的問題,導致他們要遁逃到網路上,若要改善,只用斷網的方式往往得不到預期效果;可以從了解他們開始,處理正在經歷的困擾,重建生活,鼓勵他們漸漸轉移對網路遊戲的依賴。

驟然斷網效果不彰 鼓勵漸轉移依賴

若青少年同時出現睡眠需求減少,情緒高昂或易怒、自我膨脹、計畫很多、花錢變得不尋常多的狀況,且和過去樣子差異很大時,就要注意是否為躁鬱症的躁症發作,這時建議要及早就醫,因為躁症需要藥物治療才有較好的效果,且嚴重的時候可能會需要住院治療,若不做處理,可能會造成孩子與家人健康和安全上的傷害。

另外,父母在照顧孩子的同時,一定也要記得先照顧好自己,維持穩定的情緒和判斷力,還是改善危機最重要的基礎。若有遇到困難,就要適時求助。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