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媛云
42歲的阿秀是全職家庭主婦,大約2年多前,快40歲時,她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感覺心情低落、食慾增加、一直想睡、什麼事都不想做、常覺得自己沒有用或一無是處等狀況,就醫後發現罹患憂鬱症,一直穩定治療。
但阿秀發現,好像每隔一陣子就會有輕微復發的狀況。像最近天氣濕冷,她就不想出門,並有暴飲暴食的狀況,尤其是甜食,但有時候就又不想吃東西,且睡眠品質不佳,因而尋求心理諮商,想確認是否有其他壓力源沒發現。
根據心理師與阿秀深入討論和整理後,發現阿秀春夏時,憂鬱症的症狀就會穩定很多,但是到了秋冬,憂鬱症的症狀就會變得比較嚴重,出現像上述一樣的症狀。
秋冬日照少 影響大腦血清素平衡
心理師覺得阿秀的憂鬱症可能是季節性憂鬱症,與季節因素比較相關的憂鬱症類型。而這種季節性憂鬱症主要原因,是因為秋冬日照減少,加上天氣比較陰冷,影響腦中血清素的平衡,而憂鬱症本來就與血清素較低有關,所以才出現情緒低落、睡眠問題、食慾不振等因素。
此外,缺乏日曬,也會可能導致褪黑激素分泌過剩,即便晚上有睡覺,白天仍然想睡和疲倦,也因此打亂我們人體的生理時鐘,一旦生理時鐘被打亂了,就更容易出現睡眠問題的惡性循環了。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對抗季節性憂鬱症(一般憂鬱症也適用):如果未下雨的狀況下,白天仍可多進行戶外活動或運動,多曬曬太陽,調節血清素的平衡;如果下雨的話,則需留意室內燈光是否足夠,且可在家用瑜伽或簡單的肌肉伸展方式,來達到運動的效果。
而規律的睡眠習慣在平常的養成也是很重要的,雖然冬天的早上起床比較困難,但盡可能的作息規律,例如晚上10點到11點睡,7點到8點起床,且起床後可在陽台曬太陽或是外出曬太陽,這樣可以比較容易維持褪黑激素等內分泌和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還有維持社交人際互動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也可尋求心理治療或諮商,來協助度過這段時間的壓力和情緒困擾,減少壓力事件對情緒的影響。
(作者為步步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