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彥宇
劉阿姨是一位75歲的電信退休員工,在退休之後,除了固定的看股票和不定期上教堂做禮拜,沒有什麼特別興趣,但是個性顯得越來越焦慮,也自覺憂鬱與低落。劉阿姨的大女兒也擔心這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所以帶來門診求醫,想說能否提早吃藥,特別是失智症的用藥,作為預防之道。
來到診間,劉阿姨一臉愁容,但是查閱舊病歷資料與體檢報告,還真的相當好呢!她的大女兒問:「我看到很多朋友家中的長輩都有失智症,而且醫生也有開立特別的用藥治療,聽說只有神經科與身心科的醫生可以開,我媽也可以先吃來預防嗎?如果要自費,我們也可以。」
沒有先吃先保養的功能
我解釋說:「其實我們講的失智症用藥,就是兩種經過臨床試驗認可的藥物:一是乙醯膽鹼酶抑制劑,可以減緩腦內乙醯膽鹼的代謝,進而提高這個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維持特定訊息傳遞的功能;第二個是NMDA受體拮抗劑,藉由減少麩氨酸所造成之神經毒性,而降低腦細胞的受損或死亡。但是這兩類藥,並沒有先吃先保養的作用喔!」
腦內有特定的細胞會釋放乙醯膽鹼,阿茲海默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的神經退化,剛好破壞了這類細胞,所以適當的提高濃度,可以舒緩一些注意力不集中,或短期記憶障礙等症狀。然而藥物本身無法阻斷或延緩神經退化的進程,因此並沒有保養或是早吃早好的效果。
恐有噁心、頭暈副作用
反倒是很多人吃了藥,會因為乙醯膽鹼濃度上升,導致副交感神經興奮、噁心、頭暈、拉肚子、作噩夢。
至於NMDA受體拮抗劑效果更不明顯,過去是建議使用在中重度患者,雖然文獻報導這類藥物能改善一些晚期失智症的混亂譫妄現象,但臨床實務上並沒有很清楚的反應。
我對劉阿姨和她的大女兒說:「回歸到正常的運動或社交活動,反而很快能降低焦慮或提升情緒,藥物都有它的作用與副作用,在不恰當的時間點用藥,會適得其反。」
許多人都希望能夠提高免疫力、增強腦細胞、防範失智症於未然,但是生命的定律不變,細胞終究會老化凋亡,如果不斷分裂增生,恐怕是癌病變,而不是健康。
目前的神經退化失智症用藥,目的是補充已經失去的元素,或者減少過度的破壞。
即使是最新在美國通過的單株抗體,也是去清除病理性蛋白,讓退化的速度回到正常老化的速度,而不是返老還童、長生不老。
(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部主任)
醫學新知
目前具有實證的失智症用藥包括乙醯膽鹼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以及NMDA受體拮抗劑(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乙醯膽鹼酶抑制劑的藥理作用是在於提高腦內乙醯膽鹼濃度,NMDA受體拮抗劑是減少神經毒性。臨床上功效在於提高注意力和減少混亂譫妄,但無法延緩神經退化的進行。
乙醯膽鹼酶抑制劑除了應用在阿茲海默症患者,也可用在路易氏體失智症或巴金森失智症,效果甚至更為顯著。
(文/羅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