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一段拍攝自Coldplay演唱會的影片在網路上瘋傳,引發網友熱烈討論。畫面中一對男女在意識到被拍攝後,神情慌張地迅速分開並刻意閃避鏡頭,疑似掩飾關係。事後,有網友起底兩人皆為美國某科技公司已婚高層主管,事件被形容為「現場抓包出軌實錄」,不僅掀起全球網友熱議,也再度將出軌話題推上輿論焦點。
對此,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心理師余佳容在其臉書專頁「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陪伴心理體系」發文指出:「出軌不是情感問題,而是選擇問題。」她強調,關係中的不快樂或失衡不該成為欺騙的藉口,在尚未處理現有關係的困境前,便投入另一段親密關係,並非尋求安慰,而是背叛。
3大出軌常見心理機制 理解不代表合理
余佳容心理師從心理學角度,整理出3種常見的出軌心理機制,強調這些是常見的心態「但不是理由」:
1. 自我麻痺型—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出軌者會透過自我欺騙,如「只是一次,不會怎樣」、「我還是愛另一半」,來減輕內在道德衝突。這種行為其實是在為下一次的越界鋪路。心理師提醒:「良心不會消失,只是被你暫時按了靜音。」
2. 逃避責任型—受害者心態與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伴侶不關心我」、「婚姻早就沒感覺了」等說法,將責任外部化,是典型的防衛機制。余佳容表示,成熟的個體應選擇溝通或尋求協助,而非用出軌填補空虛。
3. 自我中心型—自戀特質(Narcissistic Traits):這類人通常以「我兩邊都照顧得很好」自居,實則沉迷於控制感與需求滿足。他們將他人視為工具,並以犧牲信任為代價來餵養自我。心理師指出:「你以為掌控一切,實際上只是在拆解自己最根本的信任根基。」
「出軌不是失足,而是你選擇了走那一步。」余佳容提醒,被背叛的伴侶不需為他人的選擇負責。與此同時,她也鼓勵社會大眾回望自己的關係,問問自己是否有情緒壓抑未解,或信任逐漸流失卻選擇忽視。
「你可以選擇『說出來』,而不是『偷偷換一個人』。」她強調,面對關係的困境,坦誠溝通才是真正能修補裂痕的方法,而非用謊言掩蓋問題。此爆紅事件雖始於一場演唱會上的意外鏡頭,卻意外喚醒了大眾對情感誠信與個人責任的深層反思。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