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晚上無意識磨牙 醫:身心失衡的隱藏警訊

2025/07/14 19:11

夜間磨牙悄悄傷害牙齒與關節,壓力是重要誘因。示意圖。(資料照)

夜間磨牙悄悄傷害牙齒與關節,壓力是重要誘因。示意圖。(資料照)

李惠芬/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晚上磨牙不只是壞習慣,往往反映壓力過大,正悄悄損害牙齒與顳顎關節。許多人夜間無意識磨牙,早晨醒來會感覺下顎痠痛、臉部緊繃,甚至頭痛或耳痛。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指出,長期磨牙會造成琺瑯質磨損、牙齒裂痕,還可能引起關節退化與咬合變形,應該引起重視。

劉博仁於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指出,根據《Journal of Dentistry》2025年系統性文獻回顧,夜間磨牙與壓力、焦慮密切相關。慢性壓力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使神經肌肉持續緊繃,誘發無意識的牙齒磨擦與關節負荷,導致退化性發炎、張口困難及關節卡住等症狀,影響生活品質。

劉博仁指出,臨床上可利用「夜間咬合板(Occlusal splint)」保護牙齒與關節,咬合板能減少牙齒直接磨損,緩衝咀嚼肌與顳顎關節壓力,並提升自我覺察磨牙的機會。對已有磨損或顳顎症狀者而言,咬合板是防止病情惡化的重要工具。

此外,2024年收錄於PubMed的系統性回顧研究發現,某些營養素如鎂、維生素D、鈣和Omega-3有助於改善神經肌肉功能與情緒穩定,間接降低磨牙風險。鎂能抑制神經過度興奮,促進肌肉放鬆;維生素D有助於自律神經調節及抗發炎;鈣協同調節神經肌肉活動;Omega-3則具抗發炎與神經穩定作用。雖缺乏大型臨床試驗,但這些營養素對改善睡眠品質及壓力調節的潛力已被多項觀察性研究支持。

日常可透過食物補充這些營養素,如南瓜子、杏仁、深綠葉菜提供鎂;豆腐、芝麻、深綠蔬菜含鈣;曬太陽與鮭魚、鯖魚補充維生素D;亞麻仁油與核桃富含Omega-3。

劉博仁強調,磨牙是身心失衡的警訊,建議有相關症狀者盡早尋求牙科及功能醫學專業,從結構、心理與營養多方面全面改善。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