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健康網》聲帶手術不是「變聲魔法」 術前評估、語言治療不可少

2025/07/14 14:46

聲音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自我表達的核心。醫師提醒,如果變聲手術術後的聲音變化與內在期待不符,可能引發認同危機或憂鬱情緒,建議術前接受專業心理評估,確保心理準備充足;示意圖。(圖擷取自photoAC)

聲音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自我表達的核心。醫師提醒,如果變聲手術術後的聲音變化與內在期待不符,可能引發認同危機或憂鬱情緒,建議術前接受專業心理評估,確保心理準備充足;示意圖。(圖擷取自photoAC)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聲音不只是表達的工具,也是自我認同及表現的一部分。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胡皓淳指出,跨性別變聲手術是許多跨性別者在性別肯定過程中考慮的重要選項,但這項決定涉及的不僅是醫療技術,更關乎心理層面的深度準備,以及術前、術後都需要接受語言治療,調整發聲方式,並建立正確的發聲技巧。

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指出,跨性別變聲常見手術有聲帶縮短手術(Thyroplasty type III)、聲帶拉緊手術(Thyroplasty type IV),以及喉結縮小手術(Chondrolaryngoplasty,其中聲帶縮短手術可能在術後出現聲音沙啞、音域縮小情形;聲帶拉緊手術需經語音訓練,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喉結縮小手術可能有疤痕或感染風險。

常見變聲手術 注意事項一次看

聲帶縮短手術(Thyroplasty type III):這是藉由調整聲帶外部的軟骨位置,讓聲帶長度縮短來降低音調。常用在女生變性為男生的狀況,但術後可能出現聲音沙啞、音域縮小,甚至與期望不符的情況。

胡皓淳指出,許多人術前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術後發現聲音仍需大量練習才能自然,可能引發失望或焦慮情緒。建議術前與心理師充分討論期待值,並了解手術只是變聲的起點,不是終點。術前、術後都需要接受語言治療調整發聲方式,並建立正確的發聲技巧。

醫師提醒,手術只是變聲的起點,不是終點。術前、術後都需要接受語言治療調整發聲方式,並建立正確的發聲技巧;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提醒,手術只是變聲的起點,不是終點。術前、術後都需要接受語言治療調整發聲方式,並建立正確的發聲技巧;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聲帶拉緊手術(Thyroplasty type IV):藉由調整聲帶外部的軟骨位置,讓聲帶長度拉長來提高音調,常用在男生變性為女生的狀況。

許多人期望手術後立即擁有理想中的女性聲音,但實際上仍需要長期的語音訓練才能達到較為自然的效果。這種期待與現實的落差,常常導致術後的心理調適困難。同樣術前、術後都需要接受語言治療調整發聲方式,並建立正確的發聲技巧。

喉結縮小手術(Chondrolaryngoplasty):俗稱「喉結縮小手術」,主要改善外觀而非聲音,但對許多跨性別女性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手術相對安全,但要注意術後可能的疤痕或感染風險。

聲音改變非立即性 需漸進性適應

變聲手術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心理歷程的一部分!術前必須充分了解,手術無法保證達到「完美」的女性或男性聲音、術後仍需持續的語音訓練、聲音改變是漸進過程而非立即轉換,家人、朋友可能需要時間適應你的聲音變化。

許多人忽略了聲音與身份認同的深層連結。聲音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自我表達的核心。術後如果聲音變化與內在期待不符,可能引發認同危機或憂鬱情緒。建議術前接受專業心理評估,確保心理準備充足。

變聲手術前 該做的6件事

無論選擇哪種手術,都要遵循以下原則,充分的心理諮商(至少3個月以上)、語音治療師的專業評估、了解手術風險與後遺症、設定合理的期待值、準備長期的復健計畫、建立支持系統(家人朋友的理解與陪伴)。

胡皓淳指出,真正的成功不只是聲音的改變,更是內在與外在的和諧統一。給自己時間,給自己耐心,最重要的是給自己完整的支持與愛護。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