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身邊或許有這樣的人:很愛講諧音笑話、冷笑話或愚蠢的笑話,甚至是帶有顏色、歧視的笑話,即使身邊的人明顯不悅也不肯閉嘴。實際上對部分人,這或許影響到他們本身的生活,且更有可能是腦損傷,才使他們變成這個樣子。
據外媒《Newsweek》報導一名男子突然變得很愛開黃腔,講冷笑話,被診斷出維茲症(Witzelsucht)症狀是經常講不恰當的笑話,帶有冒犯性,當事人卻不覺自己有錯,反而沾沾自喜。這個字來自德語的笑話(witz)與成癮(sucht),由德國神經學家赫曼(Hermann Oppenheim)於1890年提出。
加州有兩位醫師伊利亞(Elias Granadillo)與馬里奧(Mario Mendez)在2016年做過調查,提出兩個案例:1名69歲男子10年前經歷過腦出血,康復後性格卻大幅改變,經常講傷人與嘲諷的言論,並出現囤積症。當事人強調自己只是開玩笑,卻已造成妻子極大的心理壓力。
另一位57歲男子行為在3年前開始漸漸地很難穩定,經常講幼稚的笑話,且出現生活習慣不佳的狀況:胡亂買沒用的東西、以及長達1.5個月沒洗澡。但他沒有可能的病史,神經學檢查也正常。在10多年後他因失智症過世,檢驗大體時發現他有皮克氏症,這是一種額顳葉失智症(bvFTD)帶來的行為變異。
另外,據《science alert》報導,維茲症很有可能是右額葉受傷造成,導致對他人過於幽默且欠缺同理心。然這十年間,對於維茲症研究少之又少,很少人知道如何處理,也無標準療法,部分醫師會嘗試開血清素,或是抗癲癇的藥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