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儘管新生兒如同天使一般惹人憐愛,但面對半夜餵奶、換尿布等生活劇變,卻可能讓孕媽咪心情好低落。食藥署指出,如果憂鬱情緒持續兩週以上,且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就必須注意是否為產後憂鬱症。若沒有良好的支持與治療,不僅影響到媽咪的身心健康,也可能擴及家庭與寶寶的發展。
食藥署於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大約30到80%的媽咪曾有產後情緒低落(Postpartum blues)。不過,多數人在產後5至10天會逐漸緩解。10到20%產後第1年的媽咪可能會有產後憂鬱症。需要有良好支持及治療,才不會影響到媽咪的身心健康。
藥物輔以心理治療是常見療法
食藥署說明,抗憂鬱藥物輔以心理治療是產後憂鬱症的常見療法。雖然抗憂鬱藥物會一定程度地存在於母乳當中,但醫師會依據母乳哺育的風險和益處、藥物對嬰兒的風險、以及母親哺乳的意願等因素進行評估,再來建議媽咪是否要繼續哺乳。
食藥署提醒,不要輕忽產後情緒低落,即時接受評估,並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更重要的是家人的體諒與支持,減輕媽咪的負擔並共同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