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即使生活中悲喜參半,但因為痛苦的記憶較為深刻,總給人一種「快樂短暫,而痛苦長久」的感覺。台北同伴心理諮商所所長余佳容指出,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處理負面情緒時,大腦會激活與情緒處理相關的結構、釋放神經遞質加強神經連接、負面情緒強化生理反應,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余佳容在臉書專頁「情緒覺察筆記 余佳容心理師 情感關係 禪繞課程 台北心理諮商 陪伴心理體系」發文指出,人體大腦天生就善於記住痛苦的事,在處理悲傷情緒時,會引起大腦中出現以下現象:
●激活情緒相關區域:負面情緒會激活大腦中與情緒處理相關的結構,如杏仁核和海馬迴等,促使記憶形成。
●神經遞質的釋放:負面情緒導致大腦釋放出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加強記憶形成過程中的神經連接。
●生理反應的強化:負面情緒伴隨著強烈的生理反應,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等,這些生理反應也會增強大腦對悲傷記憶的存儲和回憶。
余佳容表示,相比之下,快樂的情緒並不會引起大腦中記憶形成相關區域的強烈活動,因此快樂的記憶相對較淺;所以,覺得痛苦的記憶比較深刻,並不是因為你天生悲觀,而是大腦的生理結構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