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藝人郭彥甫今(25)日臉書分享,上週五在台東渡假出現急性「耳石脫落」,天一直旋轉像坐雲霄飛車又像失速咖啡杯,越來越快停不下來還想吐,經送醫急治療,如今已改善許多。耳鼻喉科醫師指出,耳石脫落原因以頭部外傷最多,其次為老化,此外噪音傷害、藥物中毒、慢性中耳炎、耳科手術等耳部傷害,也有可能造成。
什麼是耳石脫落?
衛福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衛教表示,當頭部轉到某一角度時眩暈發作,但是改變頭位則消失的症狀,這種疾病是一種良性的、突發性的和頭部位置改變有關的疾病,發病原因大都與內耳橢圓囊的耳石脫落有關,這種疾病通稱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症,也就是俗稱的耳石脫落症,致病機轉認為與患側內耳橢圓囊耳石脫落,飄流到三半規管的內淋巴液中,刺激到三半規管而誘發眩暈(如下圖)。
耳石脫落常見症狀
醫師指出,這種疾病通常是頭部轉到某一角度,例如仰頭、低頭或是床上側躺及翻身時,會有約5到10秒的潛伏期,然後發生眩暈及眼振,若持續維持此頭部位置約5到45秒後不適症狀會慢慢衰減,眩暈通常不會超過5分鐘,而連續幾次相同動作反而使眩暈消失。眩暈發生時常有噁心、嘔吐和冒冷汗如坐雲霄飛車般的症狀。
耳石復位術治療
至於如何治療?醫師指出,可在門診由專業人員施行耳石復位術,藉由轉動病人頭部將耳石導回橢圓囊。過程約10分鐘,病人會感到3至4次的眩暈。超過9成的病人搭配藥物2至3週左右會完全改善。
醫師也提醒,施行後,病人前5天避免過度伸展頭部,如抬頭、低頭或彎腰,轉頭時速度盡量放慢,以防耳石脫落再度掉出橢圓囊。這幾天睡覺時須將枕頭墊高,讓頸部與床呈30-45度角,盡量正躺睡,避免躺患(左/右)側,一至二星期後回門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