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口腔潰瘍可能影響日常溝通、進食與營養攝取。當潰瘍症狀反覆出現,當心「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找上門!食藥署指出,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主要影響孩童和青少年,成因尚未完全明瞭,普遍認為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大多數人到了20至30歲時症狀會有所緩解。
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的口內炎傷口直徑多介於到3到5毫米,呈現圓形或卵圓形,並有明顯的紅色邊界,中央則呈現白色或灰色。通常發生在口腔的非角質化黏膜部位(如:頰黏膜、唇黏膜、舌頭側邊、口腔底部),較少出現在硬顎、牙齦等處。
分輕、重、疱疹狀3型
食藥署表示,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的類型可分為3種:
輕微:最常見,直徑小於1公分,病程約5至10天,癒合後不會留下疤痕。
嚴重:直徑大於1公分,傷口較深,疼痛感強烈,病程約20到30天,癒合後可能留下疤痕。
疱疹狀型:多個小潰瘍融合成一個較大、較深的潰瘍,外觀與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潰瘍相似,病程約7到10天。
口內膏塗抹潰瘍處 2方法減少復發
食藥署說明,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的可能誘發因子包含:微量營養素缺乏、食物過敏、特定藥物副作用、抽菸和情緒壓力。臨床上通常會使用含類固醇成分(如:dexamethasone、triamcinolone)的口內膏來治療。
在使用藥膏前應先用棉棒擦拭口水,再將藥膏塗抹於潰瘍處,塗抹範圍侷限在潰瘍部位即可。
為降低復發機率,患者應選用軟毛牙刷,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飲料,以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