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竹筍是年節相當受歡迎的年菜,象徵著節節高升。對此,農糧署表示,冬筍和春筍皆是孟宗竹幼筍,雖然同根生,但長相和口感卻大不相同,像是冬筍外殼金黃、帶有絨毛,口感清脆、纖維細嫩;而春筍外殼則為黑褐色、有針刺般絨毛,纖維較粗,適合加工筍乾及罐頭。
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冬筍和春筍皆是孟宗竹幼筍,主產地於南投的竹山和鹿谷,海拔500至1600公尺左右的山區,本是同根生,長相和口感卻大不相同,主要差異在2者出筍的時間。
農糧署表示,以「立春」節氣為分界,在這之前出筍的孟宗竹竹筍稱為冬筍,冬筍生長在地底下,外殼金黃、帶有絨毛,口感清脆、纖維細嫩,由於生長在地底下,採收費工、產量較少,主要產季為11月至2月。
農糧署進一步說,若未採收待春分過後,孟宗竹竹筍則發育為春筍,它的外殼黑褐色、有針刺般絨毛,纖維較粗,適合加工筍乾及罐頭,且生長速度比冬筍快,主要產季為3月至5月。
農糧署分享,在二十四孝的「孟宗哭竹」故事中,孟宗為了給生病的母親煮鮮筍羹湯,在寒冬的竹林裡痛哭尋筍,由於孝心感動天地,一支支筍子從土中迸發而出,形塑了孟宗竹筍可以在冬天生長,且堅韌能破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