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健康網》寒流一波接一波 醫提醒:當心失溫傷害

2022/12/26 21:13

醫師提醒,只要溫度夠低、熱量散失的機制夠強、暴露時間夠久,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失溫的受害者;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最近寒流一波又一波,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急診接連接到好幾個「失溫」,其中不乏年輕人的失溫患者,台灣雖然地處亞熱帶,但只要溫度夠低、熱量散失的機制夠強、暴露時間夠久,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失溫的受害者!

翁梓華在臉書專頁「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說明,人的體溫主要有4種途徑將熱量帶到周邊環境中,包含:傳導、對流、輻射以及蒸散,任何一種的熱量流失,都可能會導致失溫。

●熱傳導:
原理:身體直接接觸低體溫物體產生的熱量流失。
常見情境:登山者覺得熱躺在冰冷的大石頭上。

●熱對流:
原理:流體(像是空氣與水)的流動帶走體溫。
常見情境:在寒冷而颳風的環境,造成熱量快速散失。

●熱輻射:
原理:熱量以紅外線的形式直接散失到環境中。
常見情境:在無風不潮濕的夜間出遊或露營造成的快速熱量散失。

●蒸散:
原理:汗水或是呼吸水氣將熱量帶走,每1公克約可帶走600大卡的熱量。
常見情境:登高山過程身體處在為缺氧狀態,喘、流汗、換氣頻率增加造成的熱量快速散失。

翁梓華指出,對於來急診的失溫個案,以上4項成因大多是同時存在,而人體對應體溫流失會有生理性代償反應,如發抖、心搏加速、豎毛肌收縮以增加產熱,一旦超過身體代償極限,就會導致「失溫」。

失溫4等級

●輕度失溫:體溫32-35℃,這類的病患意識清楚,而且會抖得很厲害,治療方式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給予保暖衣物、喝溫暖的飲料等,逐步提升體溫。

●中度失溫:體溫28-32℃,這類的病人意識混亂,發抖能力也失衡(可能不會發抖),除了像輕度失溫外部給予熱量來源之外,必須要持續監控生命徵象,因為這類失溫病患常常會併發心律不整。

●重度失溫:體溫<28℃,這類的病人大多已經失去意識,只能監測到生命徵象,這類的病人除上述的處置之外,還必須插管進行呼吸道保護,同時要考慮是否啟動葉克膜進行體外循環支援。

●致死性失溫:這類的病人失去生命徵象,這時回溫可能已經不是首要藥物,而是需緊急進行去顫電擊或是藥物升壓,並且送往醫學中心進行治療。

低溫救助關鍵

●如果身邊遇到失溫的人要協助救治,首要還是要先保護好自己,畢竟他所處在的環境同樣可能讓你失溫。

●低溫本身對於器官有保護作用,面對失溫病人不要過度驚慌,在醫學上,失溫造成心跳停止的病人,也多有案例報導在回溫之後經妥善治療,恢復到正常狀態。

●協助回溫要慢,避免造成二次傷害,翁梓華說明,高於40℃的回溫方式像是烤火、過熱的暖暖包、熱水袋,被證實會增加心律不整,或是燙傷的機率,一定要慢不要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