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導致洗腎的原因多,其中濫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也會導致腎臟功能受損。對此,食藥署表示,因NSAID藥物會影響血液動力學、急性間質性腎炎,導致腎絲球過濾力下降,造成腎臟損傷。除此之外,根據研究還顯示,NSAID的使用會抑制二型環氧化酶,進而抑制前列腺素,導致血管栓塞的風險增加。
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出,台灣是洗腎王國,主要造成原因是糖尿病、腎病症候群、高血壓以及藥物濫用,而NSAID就是常見造成藥物濫用的藥物之一。此外,NSAID導致腎損傷的原因主要有2種:
●影響血液動力學:NSAID會抑制前列腺素,造成腎臟血液流量減少,導致腎絲球過濾力下降。
●急性間質性腎炎:是一種跟免疫相關的過敏反應,可能機轉為藥物在腎臟間質引起抗原抗體反應,造成腎臟損傷。
食藥署表示,除了傷害腎臟以外,研究顯示,雖然目前NSAID增加栓塞的原因尚不明確,但可能是其抑制二型環氧化酶(COX-2),進而抑制前列腺素,但卻不能抑制血栓素的生成,造成體內的血栓機制失去平衡,此外,抑制前列腺素也可能會造成血壓升高,增加血栓風險。
食藥署進一步說,食品藥物管理署也已經要求除了Aspirin以外的NSAID仿單,加註關於心血管栓塞事件的警語,像是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後14天內禁用;以及NSAIDs藥品會增加發生嚴重心血管栓塞事件之風險,包括心肌梗塞和中風,且可能為致命的。此風險可能發生在使用該類藥品的初期,且使用藥品的時間越長,風險越大。
食藥署提醒,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與劑量以及使用頻率都有相關,在使用上也需要考量到利與弊的衡量,而不是害怕副作用而不使用藥物,如果有任何問題也都可跟醫師以及藥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