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剛開始流行時,喪失嗅覺是常見的症狀之一,約有半數的染疫者曾經歷過嗅覺喪失。但隨著變異株Omicron成為主流的病毒株,嗅覺喪失也越來越少見,據外媒《The conversation》報導指出,若長期有嗅覺喪失,可能會帶來6大問題,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影響心理健康。
卡羅琳醫學院臨床神經醫學系副教授朗德斯特倫(Johan N. Lundström)表示,嗅覺喪失的人有可能隨著時間而改善,但有些人的嗅覺喪失可能會維持更久。且不只武漢肺炎,頭部外傷、病毒感染等因素都可能讓人失去嗅覺。
嗅覺喪失可能帶來6大問題
●食品安全
嗅覺喪失者,更可能吃到已經變質的食物,因為其無法收到氣味所發出的訊號,恐導致「病從口入」。
●味道
嗅覺喪失者除了核心味覺「甜、鹹、苦、酸、鮮」5味外,體驗不到其他味道,因為其他味覺,其實是氣味從喉嚨後部的通道到達鼻內的受器產生,若無嗅覺,則是味如嚼蠟,蘋果的味道,可能會跟馬鈴薯接近。
●食慾
氣味能夠激發食慾,一旦缺乏氣味的話,更可能會缺乏食慾,不太容易覺得餓。
●體重浮動
進食的愉悅感被消除後,多數喪失嗅覺者體重會減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嗅覺喪失者逐漸開始追求口感,進而可能吃下更多油炸食物,並且在自己還不餓時,持續進食。
●社交
沒有嗅覺的人將聞不到自己體味,這會在社交時導致不安全感。研究顯示,嗅覺差的人朋友、社交互動都較少。
●心理健康
有嗅覺障礙的人更常報告憂鬱症狀,設法治療嗅覺障礙的人中,有1/3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生活品質下降。
嗅覺障礙的治療方法不多,其中很少有能完全治癒嗅覺障礙的療法,多半是改善,而非治癒,但因為武漢肺炎,更多有關嗅覺障礙的療法正逐漸被開發。朗德斯特倫認為,在幾年內,應該可以看見更多治療嗅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