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也陸續出現重症與死亡案例。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現今醫療,有「防重症死亡」3部曲,然而最好的防範方式,仍是接種疫苗。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要被落實,否則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仍是重症、死亡的高風險族群。據美國研究指出,未接種疫苗者和「已接種第三劑」者比較,未接種者重症住院風險是12倍。在年紀高於65歲以上族群,其重症風險甚至達到15倍,接種疫苗就是防重症死亡的第一部曲。
黃軒進一步解釋,現在Omicron引發的輕症及無症狀個案,占整體的99.7%,重症率僅有0.03%。但是一但進入重症狀態,死亡率,卻會飈升上到47.3%,所以我們把高風險族群篩檢出來,在一開始發病確診時,5天內需有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即時介入,才能避免高風險族群,進入重症階段降低死亡率,因此口服藥物可視為第二部曲。
黃軒表示,防重症死亡的第三部曲,即注射藥物。若患者已進入加護病房,就會注射「瑞德西韋」抗病毒藥物。但整合4份研究,共7142位患者發現,使用瑞德西韋或安慰劑與常規治療相比,28天後死亡的結果沒有顯著差異。但在1000名患者中,能減少8名重症患者死亡, 而這項藥物貴,效果又有限。
黃軒強調,綜觀所有研究,預防針的注射遠比已染疫後服藥,或是藥物注射更有效,因為「預防勝於治療」是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