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開打至今,不少民眾常分享接種後的身體反應,例如發燒、倦怠、施針部位疼痛等;疾管署說明,施打疫苗後常見的不良反應約1-3天會緩解,是可預期現象,不會影響疫苗保護力。
疾管署在臉書專頁「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說明,疫苗原理是將病毒的抗原或遺傳物質等免疫原打入人體,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保護力,因此這些接種後反應,是人體建立免疫反應的正常現象。
疾管署指出,接種COVID19疫苗後常見的不良反應可分為下列2種,大多在症狀出現後1-3天內緩解:
1、局部性:如接種部位紅腫、疼痛、或接種側之腋下淋巴結腫脹等。
2、全身性:如發燒、倦怠、頭痛、寒顫、肌肉或關節痠痛等。
至於常見不良反應出現與否,是否影響疫苗保護力?疾管署說明,常見不良反應會隨著疫苗廠牌與使用的免疫原而有所差異,也因接種者年齡、劑次或是否曾感染過COVID-19而異,常見不良反應為接種疫苗後可預期之現象,出現與否或嚴重程度並不影響疫苗保護力。
疾管署提醒民眾,為降低不適情形,接種疫苗後建議多休息!若持續有發燒或其他不適,可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發生時間與疫苗接種時間,經醫師處方後給予進一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