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今日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分享國內首份針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與民眾健身運動習慣相關性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高達51%民眾於疫情前後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較全球26%多出近1倍。
張育愷表示,研究團隊以今年3月參與德國波茨坦大學橫跨101國的大型研究為基礎,針對國內近1200名民眾進行線上問卷,調查疫情前後健身運動習慣的變化,結果發現,有51%的民眾於疫情前後保持相同的健身運動時間與強度,較全球26%多出近1倍,顯示台灣防疫有成,讓國人多可保持原本的生活模式。
張育愷指出,該研究也發現,疫情前運動頻率為每週2天以上者,能夠有好心情;疫情中減少運動頻率會容易產生心情低落現象,維持健身運動習慣則可減少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時的孤獨感與孤立感,代表可保持心情穩定。
張育愷強調,該研究也就問卷調查結果以統計模型進行推估,未來若再有傳染病疫情發生,不只超過56%的台灣民眾可保持原來的健身運動頻率,更有15%至27%可能增加頻率,研判可能與疾病流行會提高民眾警覺意識、更注重健康,進而養成良好習慣有關。
此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