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惠琴/專題報導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發布二零一九年最新調查,護理師、超商、保全等輪班工作者,慢性失眠盛行率是一般工作者二.一八倍,換班頻率愈快、夜班天數愈多,失眠率越高,且每四人就有一人因睡眠問題發生交通事故或工作意外。
輪班、夜班工作者更易失眠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主席、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慢性失眠」定義是入睡困難、半夜醒來、過早醒來大於三十分鐘,且一週發生三次以上、持續三個月以上,主觀抱怨失眠等。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今年一至二月經網路調查全台三百位固定日班工作者與三百位輪班工作者,發現固定日班工作者慢性失眠盛行率為十.七%,輪班工作者提高至二十三.三%,是固定日班工作者二.一八倍。
調查也發現,換班頻率愈快,例如一週內換班,慢性失眠率達三十五.四%,且夜班天數愈多,例如一個月十三天以上大夜班,慢性失眠率達三十.六%,顯示換班頻率、夜班天數會影響睡眠。
2成5輪班者 曾睡不好發生意外
此外,輪班工作者主述曾因睡眠問題發生交通事故,或是工作上的意外傷害達二十五.三%,明顯高於固定日班工作者的二.七%,代表失眠影響注意力。
該研究並分析輪班工作者生、心理疾病,發現心血管疾病十一.七%、糖尿病八%、精神疾病十一.三%,以及近一個月內出現免疫系統問題的比例像是容易感冒三十二.三%,均大幅高於固定日班工作者,但是否為睡眠問題所致,有待進一步釐清。
吳家碩建議,輪班工作者宜採取「緩慢輪班」,每一班表維持兩週以上再轉換,尤其轉換成大夜班,至少有兩天以上的適應或休假期間,以利生理時鐘調節。
輪班班表間隔應至少10小時
政大心理系特聘教授楊建銘指出,輪班工作者班表間隔應至少十小時,且換班應以早班、小夜、大夜等順序「順時鐘」輪值,並於換班前逐步調整作息,每天兩至三小時往後調整,至少四小時固定睡眠時間。工作前或工作中間小睡三十分鐘、工作時盡量在強光下,有助於提神,避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