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30 12:08

    急救難為》老婦命危家屬跪求做手術 醫心軟搶救換來被告

    沈莉馨/核稿編輯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傷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連環爆,不僅民眾中憂心食安,也讓醫病關係緊張。醫師劉中平分享親身經歷,一名70多歲婆婆因急性心臟衰竭,插管進加護病房,由於危險性太高無法做心導管手術,老伯伯下跪苦求手術搶救妻子,面對第一次被家屬跪著求情,他心軟同意了,手術成功,但之後卻因

  • 2024-03-21 19:40

    老翁跌倒頭撕裂傷急診 醫院未安排轉診遭罰

    苗栗縣一名老翁今年二月間因不慎跌倒,導致頭部撕裂傷,之後老翁前往通霄鎮通霄光田醫院急診就診,但家屬控訴,院方僅用紗布和紙膠帶貼上傷口後,便請老翁自行至其他醫院就醫,並未協助轉診等。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接獲檢舉後,正式對通霄光田醫院開罰,依違反緊急醫療救護法第36條處6萬元罰鍰。

  • 2024-01-19 05:30

    揪團醫美搶便宜 當心打到山寨貨

    農曆春節將至,不少人會趁著年前打理門面,但有民眾看到網路上的一頁式醫美療程菜單,參加網路「揪團」,用低於市價逾萬元的價格施打膠原蛋白增生劑,沒想到施打部位反覆紅腫熱超過半年,且在臉上留下無法消退的腫塊,追查後才發現該診所根本沒有從原廠公司進貨;醫師提醒,進行醫美療程前務必檢視產品的防偽標籤,切勿貪小

  • 2023-12-20 19:27

    醫療事故關懷服務績優頒獎 王必勝:有爭議最重要及早介入關懷

    衛福部今(20日)舉辦「醫療事故關懷服務績優頒獎典禮」,表揚在醫療事故關懷服務推動、執行或醫療爭議協處上著有貢獻的人員及團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分享過去臨床經驗,每次處理醫療爭議時的劍拔弩張氣氛,壓力相當大,感謝得獎者在專業領域的努力,也期待明年《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上路後,讓醫病關係維持和諧。

  • 2023-11-02 17:30

    她病危還揚言「活著出院絕對告」 醫成功救回嘆:準備去法院報到了

    每當生病時,許多民眾都會去醫療院所求助,這時醫療人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保護病患健康是他們的職責,但有時也會因此惹上麻煩,也就是醫療糾紛。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昨(1日)就分享,1名病危病患揚言,若活著出病房一定要告,目前治療非常成功,他表示,準備和各醫護人員「抱團」去法院報到了。

  • 2023-10-21 12:17

    健康網》一句話引家屬內疚 醫解析真相:最壞下場「互推責任」

    相信許多民眾都有帶著家人就醫的經驗,若醫師這時說「你怎麼現在才帶來?」,可能會無意中造成家屬的內疚與自責。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分析,若站在醫師方思考,病患因拖延就醫而救不回來時,家屬會責怪,進一步產生醫療糾紛;而家屬方也會因無法面對內疚自責,反過來責怪醫療人員,成為惡性循環。他提醒,要記

  • 2023-08-27 12:26

    健康網》看診偷錄音做記錄? 醫點出看法:做到4件事免得不償失

    就醫時為了詳細記錄醫囑,或為了避免醫療糾紛,常有患者或家屬偷偷錄下醫師講的話。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表示,雖然患者錄音只是想記錄、求心安、轉達等目的,但對於醫師來說,這行為已經破壞彼此的信任,進入互相提防,甚至是對立面的局面。若想錄音建議在同意、知情、有善意目的與彼此信任的前提下進行,才不

  • 2023-05-25 12:42

    加速暫時支付病友用新藥 健保署與英國NICE簽協定強化評估

    健保在有限的資源下,正積極推動暫時性支付制度,期盼加速癌症等病友對於新藥的可近性。為了能夠將錢用在刀口上,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等人近日拜訪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NICE),雙方共同簽署合作協定,未來將深化資訊交流及人員訓練,以提升健保新藥給付評估及財務管理機制。

  • 2023-02-09 17:31

    醫療暴力0容忍! 台北長庚院長驚爆89%急診醫遇「急診室暴力」

    當發生醫療爭議時,往往造成醫、病雙方的痛苦,高等檢察署今天舉辦「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研討會,探討醫療糾紛及醫病關係等議題,與會座談的醫生代表之一、台北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黃集仁提及,「急診室暴力」是全球化議題,而在台灣,甚至有高達89%的急診醫師、73%的護理師曾遭受威脅,引起與會者關注。

  • 2022-12-20 12:44

    《醫預法》三讀後卻延至2024實施 醫改會籲加快整備進度

    歷經十年多的立法過程,立法院於今年5月三讀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各界原先期盼本法公布1年後便能上路,有效解決並預防醫病衝突,卻因為上路整備作業不及、子法修訂、系統建置、教育訓練仍未完成等問題,法案實施時間被推遲至2024年,呼籲主管機關應加快《醫預法》的整備進度、

  • 2022-07-03 18:01

    健康網》「人好好的為何越醫越差?」醫生破急診迷思

    一般民眾對於治療疾病普遍有個迷思:「人好好的進來,怎麼會越醫越差!」認為病人變差就是醫療人員的錯;對此,醫師解釋,大部分民眾缺乏「疾病的自然進程」觀念,疾病在沒有接受治療,或者即使已經接受治療後,仍然會沿著「常見的軌跡」進展、惡化。家屬與醫療人員因疾病認知的落差,有時會造成醫療糾紛。

  • 2022-02-17 16:25

    直腸癌患者術後大出血不治 名醫術前未盡說明判賠79萬

    謝翁先前接受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名醫梁偉雄切除直腸腫瘤等,術後卻感染並大量出血,最終多重器官衰竭身亡,謝翁家屬提告求償,台北地院認為,梁術前未盡說明義務,判梁與馬偕應連帶賠償79萬多元;可上訴。謝翁妻子與3名兒女主張,謝因罹患直腸癌,2018年5月赴馬偕接受梁偉雄醫師切除直腸腫瘤、迴腸造口手術,術後

  • 2021-10-29 11:00

    神經瘤看成脂肪瘤 骨科醫動錯刀險害癱被起訴

    傅姓男子因右膝增生腫瘤前往國軍高雄總醫院檢查,洪姓骨科醫師判讀檢查報告出錯,把神經瘤看成良性脂肪瘤,並選用錯誤的手術方式切除腫瘤,害傳男術後腳麻、不良於行,雄檢偵結後,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將洪姓醫師起訴。檢方指出,2019年1月3日,曾姓男子因右膝增生腫瘤前往國軍高雄總醫院檢查,29日安排進行核磁共振檢

  • 2020-11-06 17:17

    嚇!16年前開刀手術鉗留體內 伴她度過13年才取出

    日本1名女子16年前經歷1場外科手術,當時醫師將1把醫用手術鉗子遺留在她的體內,伴她度過了13年的歲月,後因腹部異常疼痛才發現,已在3年前將鉗子取出,院方今(5日)宣布,已與女子達成和解。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鹿兒島市立醫院今天公布這起醫療糾紛案,1名現年60多歲的女子2004年9月至該院動手術

  • 2020-09-16 15:07

    全國病人安全週 部桃連辦7天系列活動

    衛生福利部及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自16年前起,推動病人安全訂每年9月第3週為「全國病人安全週」,衛福部桃園醫院也自本月14至20日舉辦一系列有關病人安全多元化宣導活動,院長徐永年說,這次宣導主題為「為病安發聲」,病人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今年度呼籲機構、醫療人員與病人一起聯手合作,鼓勵主動提出病人

  • 2020-09-16 14:17

    高聯醫病安週 鼓勵民眾就醫「問問題」、醫護「細傾聽」

    「您有主動詢問醫師手術風險為何的經驗?」「您是否注意過醫院環境安不安全?」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今上午舉辦病人安全週活動「為病安發聲(Speak Up)」,鼓勵民眾就醫過程「問問題、說清楚」,醫護人員則「細傾聽」,建立醫病良好溝通管道,降低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 2020-08-17 15:54

    醫療疏失害命? 婦接受巧克力囊腫切除手術不治

    南投1家知名婦幼診所幫37歲的曾姓婦女進行巧克力囊腫切除手術時,不慎造成曾婦死亡,家屬強烈質疑診所在麻醉過程中有醫療疏失,使得曾婦死因格外引發各界關注,今日死者丈夫及其家屬在南投殯儀館相驗現場,再三懇求南投地檢署檢察官、法醫及警方能儘速查明原因,還給他們一個公道及真相。

  • 2019-12-30 13:00

    糾紛多 全國醫美服務上千家 88診所申請衛福部醫美品質認證

    面對醫療糾紛,民眾提起訴訟勝訴率不到一成,醫師則要面對曠日廢時的司法程序,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直言是醫、病、法三輸局面,呼籲政府強化訴訟外醫糾處理機制。基於醫療刑事、民事訴訟以醫美、骨科最多,衛福部已針對醫美推動「診所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已有八十八家申請,可望提高民眾就醫保障。

  • 2019-07-09 11:57

    「進廠維修」要挑對醫院 衛福部公布全台僅168家合法醫美

    許多民眾愛美、會到醫美醫療院所「進廠維修」,不過卻屢傳做醫美產生醫療或消費糾紛;衛福部規定全台合法的醫療美容院所共168家,「若不在名單上,就是不合法的」。衛福部針對削骨、拉皮、鼻整形、義乳植入、大量抽脂、腹部整形等八大類較高風險的美容醫學手術,規定執行醫療機構及手術醫師格條件,並要求涉及需全身麻醉

  • 2019-06-11 05:30

    《杏林點滴》4-1.亞太骨腫瘤醫學會主席 台灣第一人》暖心陳威明 總是替病人著想

    台北榮總副院長陳威明去年底獲頒台灣義行獎引發迴響,讓人看見他用專業治療病人,更付出真誠博感情。在第一線會親自打電話告訴患者檢查結果,減少病人奔波;身為國際骨肉癌權威、現任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理事長,更是台灣首位獲選亞太骨腫瘤醫學會主席,努力提升台灣骨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