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25 11:19

    升學壓力大 17歲少女罹憂鬱症

    17歲女學生小文(化名)升上高三後,接連面對段考、模擬考和學科能力測驗,緊張到出現失眠、食慾差、動力下降等病症,雖然接受藥物治療,卻因容易嗜睡的副作用,導致溫書進度落後,情緒更加不穩定,焦急到不斷哭泣,難以專注,甚至想要放棄念書,醫師診斷為憂鬱症合併焦慮。

  • 2024-02-29 11:57

    屏東推疑似失智者確診檢查加值服務 補助檢查費用與免費接送

    為提升失智症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便利性,屏東縣政府去年(2023年)10月1日起推出「愛智憶」疑似失智者確診檢查加值服務,對居住及設籍於屏東縣疑似失智者提供當次確診檢查費用全額補助及免費到宅交通專車接送服務,截至本月(2月)已有406位民眾受惠。

  • 2024-02-01 05:30

    大掃除筋骨痠痛 穴位按摩緩解不適

    農曆年節將至,家家戶戶展開大掃除,突然且大量的清掃工作,可能導致肩頸腰部肌肉損傷與痠痛,原本就有筋骨損傷的年長者容易舊疾復發,影響身心。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李昌狄教導穴位按摩以及3種預防方法,緩解不適症狀。中醫師教小撇步 預防勞損性疾病李昌狄指出,做家事容易傷筋動骨的原因,主要是姿勢不良和肌肉量不

  • 2022-12-19 11:00

    健康網》長期生活壓力、當心「連鎖反應」 心理師授2對策

    我們每天都會面臨新挑戰,生活壓力無所不在。對此,山曉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廖專晶指出,若長期處於壓力下,可能引發身心症狀與壓力連鎖反應,如失眠本來是因工作(外在壓力源)引起的反應,長期恐成新壓力源,致肌肉痠痛、焦慮等症狀。而應對壓力可根據壓力源進行根源性處理,抑或是降低壓力源所造成的衝擊,如進行放鬆練

  • 2022-12-14 17:05

    健康網》冬天濕冷、總是悶悶的? 專家推「心情溫度計」掌握狀態

    冬天除了驟降的氣溫,加上連日陰雨綿綿。對此,山曉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廖專晶表示,我們的心情或許會受天氣影響而低落、鬱悶,故適時瞭解當下心情狀態尤其重要,而「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透過回答5題睡眠與心情相關問題,再依困擾或苦惱程度評分後,量表會自行根據總分結果建議適合之心理衛生服務與資源。

  • 2022-08-06 14:37

    運動好有趣!台南率先導入兒童體感智慧雲服務

    台南市協進國小今日有1場別開生面的「兒童感覺統合智能運動體驗會」,現場有100位兒童配戴全台首創、針對3至6歲兒童研發的體感穿戴裝置,進行體感量測,及籃球、足球、滑步車、跳繩、體適能等運動體驗,以輕鬆有趣方式取得運動數據,讓家長、老師和醫生了解兒童最真實的身體狀況。

  • 2022-07-04 05:30

    火燒心吃藥沒改善 3成患者食道敏感作怪

    許多人對於「火燒心」、酸水倒流等胃食道逆流症狀十分熟悉,但有一些人吃了胃藥,卻不見改善,其實出現逆流症狀不代表就是胃食道逆流,有近1/3患者是食道敏感造成。常見於體型偏瘦女性這群患者有著與逆流相似的症狀,但胃藥通常沒效,而且有很大比例都是比較容易緊張,有身心睡眠問題居多,且體型偏瘦的女性尤其常見。

  • 2021-12-25 05:30

    孩子,不是你的錯》 雙親離婚「兒童逆境經驗」 影響成年後身心健康

    離婚對雙方當事人帶來的壓力,僅次於配偶死亡。而不只是對雙方,離婚是整個家庭的事情。如這段婚姻中已有小孩,離婚對孩童造成的心理衝擊,是巨大的。「雙親離婚」是我們蠻常看到的兒童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據近十多年累積研究,兒童、青少年若生命中歷經了多項逆境經

  • 2021-12-17 05:30

    壓力大吃不停 減重須先減壓

    除了耳熟能詳的飲食、運動與藥物可以輔助減重外,抒發壓力與調整情緒,對於減重與維持也至關重要。以替代行為 避免壓力性進食肥胖患者中,許多都有壓力性或情緒性進食的問題,而攝取過多身體不需要的熱量。因其壓力過大或情緒不穩,導致患者會以特定的食物,來療癒壓力或情緒,這些特定食物通常都是炸、油、鹹、辣等不健康

  • 2021-07-06 11:49

    抗疫情緒低落 東基身心科醫師分享「安、靜、能、繫、望」字訣

    疫情嚴峻,全台防疫提升三級警戒至今月餘,中央不斷呼籲勿群聚、減少移動,民眾宅在家機率倍增,恐「疫」情緒嚴重影響日常,台東基督教醫院身心科醫師林泰穎分享五字口訣「安、靜、能、繫、望」,也提醒自覺焦慮的民眾,不要吝惜向身旁親友求助,共同度過非常時期。

  • 2021-05-31 13:36

    健康網》因疫情感到焦慮不安? 專家:靠「5招」來調適身心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依然險峻,第三級疫情警戒延長至6月14日,為降低感染風險,民眾仍須遵守減少外出、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防疫措施;另外,專家建議,在家中也可藉運動、規律作息調適身心,緩解關注疫情產生的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