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13 16:58

    多走路能「延壽3年」! 英研究:只要每週3次步行5000步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不僅能維持身體健康,甚至還可以延年益壽。英國保險業者與學界聯手合作,一起發表這項研究成果,根據研究指出,若每個星期步行3次,且每次至少5000步以上,可讓男性延長壽命2.5年、女性則可以延長3年,甚至降低第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

  • 2024-03-04 17:35

    健康網》久坐恐早死! 醫:每天走「這步數」更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上班一忙,久坐不起身;下班休息又窩在沙發上滑手機,一天下來根本沒走幾步路!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指出,久坐對身體不好,更有許多研究顯示,久坐恐讓死亡率上升、體重過重、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失智等風險,因此建議每天至少走4000至5000步以上;以及坐1小時站起來走一下,減少久坐

  • 2024-01-30 11:36

    健康網》長者跌倒小心股骨頸骨折 急診醫教5招確保行走安全

    葉立斌/核稿編輯家中長者跌倒不可輕忽!急診醫師表示,在急診常見70多歲到80出頭的老翁,走路不小心跌坐撞到一邊屁股(髖部)被送急診,X光一照發現大腿的股骨頸已骨折。因此呼籲民眾,家中有長者,務必要注意居家環境的安全,包含室內光線要充足;不堆放雜物;保持空間開放整潔;電線靠牆壁收拾整齊;床邊、馬桶和洗

  • 2023-11-28 15:23

    7旬翁走路腳痛竟是周邊動脈阻塞 醫提醒3徵兆要注意

    台中75歲林姓老翁,因最近氣溫降低,抱怨出門走沒幾步路就腳痛,日前在家時又因腳抽痛跌倒擦傷,結果傷口潰爛難癒合,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周邊動脈阻塞惹禍,幸好安排氣球擴張術打通血管後狀況好轉;醫師建議,長者如發現下肢冰冷、疼痛或膚色蒼白發紫等徵兆,務必儘速就醫以免釀成大禍。

  • 2023-10-31 12:00

    5旬婦走路重心放單腳 釀「右膝退化性關節炎」

    走路散步有益身體健康,這是眾所皆知之事,不過,萬一走路的姿勢是不正確?極可能帶來影響健康的負面效應,民眾不得不慎!南投市1名53歲林姓婦女,因工作時左腳曾不慎踢到鐵條而受傷,之後左腳傷勢雖治癒,但她當初怕傷口疼痛,在走路時多半將重心放在右腳的習慣仍改過來,直至最近覺得右腳膝蓋疼痛無力,在家人陪同下,

  • 2023-10-25 17:33

    健康網》每天電視前坐1小時 研究:平均壽命減少22分鐘

    長期久坐會增加死亡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每日坐超過11小時死亡風險比坐不足4小時的高出40%;甚至每天坐在電視前1小時,平均壽命會縮短22分鐘。因此,建議民眾在工作時,使用可坐可站的桌子、使用活動式的工作站、設定鬧鐘提醒、多走路、使用計步器來監測每天的步數和久坐時間。

  • 2023-10-20 19:45

    健康網》不需日行1萬步! 研究:「這步數」可有效改善健康

    許多人都認為日行萬步才健康,但最近有研究顯示,其實不需要走這麼多步!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在臉書粉專「書米蟲的啃食日記」引述國外研究提到,每日不到3000步就可以有效改善健康;而8763步則可讓總死亡風險下降最多。根據《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J Am Coll Cardiol)及《NEJM》發表文章

  • 2023-10-18 05:30

    陳年「人工髖關節」感染 再置換手術還「好腳力」

    70歲王姓婦人,10多年前曾動過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但近半年來發現久站或走路時,右側髖關節會感到痠痛無力,甚至發燒、局部腫脹,就醫檢查後,診斷為人工髖關節感染合併骨缺損,醫師建議接受「多階段性再翻修手術」,除再次更換人工髖關節,也一併解決細菌感染、骨缺損等問題,讓她開心又可以四處趴趴走

  • 2023-10-17 15:08

    嬤人工髖關節出問題腰痛腿麻 多階段性再翻修手術助回春

    70歲王姓婦人,10多年前曾動過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但近半年來發現久站或走路時,右側髖關節會感到痠痛無力,甚至發燒、局部腫脹,就醫檢查後,診斷為人工髖關節感染合併骨缺損,醫師建議接受「多階段性再翻修手術」,除再次更換人工髖關節,也一併解決細菌感染、骨缺損等問題,讓她開心又可以四處趴趴走

  • 2023-08-28 14:53

    阿嬤膝蓋「風吹式變形」自卑走路像小丑,微創關節置換術重拾自信

    雲林75歲李姓阿嬤,年輕時常背肥料、農作物等重物,10多年前雙腳膝蓋開始出現疼痛,但只吃止痛藥止痛,這幾年膝蓋變形越來越嚴重,走路像被風吹歪,鄰居小孩笑稱走路像小丑,讓她自卑不敢出門,直到今年接連在家跌倒,終於願意到醫院求診,骨科醫師診斷膝蓋出現少見的「風吹式變形」,所幸安排微創膝關節置換手術後,讓

  • 2023-08-13 05:30

    跑步訓練 當心內側脛骨壓力症候群

    內側脛骨壓力症候群又稱為夾脛症 (shin splint),症狀是小腿骨內側、下1/3的位置疼痛(如圖),尤其在長期跑步訓練的人身上發生,讓病患無法繼續跑步,輕則影響訓練的進程,嚴重的話則連走路也會痛,甚至有疲勞性骨折的產生。陳小弟是田徑運動員,最近正密集訓練。他發現在剛開始跑步時,雙側下段小腿內側

  • 2023-08-09 21:44

    日行4000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國際研究:走愈多愈健康!

    九日登上《歐洲預防性心臟病學期刊》的歷來最大規模檢驗步行與死亡風險的分析指出,每天只要少少走個二三三七步,即可降低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走三九六七步,任何原因的致死風險都能減少。再往上加五百步,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七%;加一千步,則是任何原因致死風險少十五%,在在說明走愈多、愈健康。

  • 2023-07-07 10:43

    健康網》走路當運動? 物治師:活動和運動不一樣 「這樣做」更有效

    運動是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日行1萬步也算運動?佳齡健康物理治療師陳曉謙表示,其實「活動」和「運動」不一樣,所謂運動必須要能維持或提升自己的體適能,達到超負荷原則,才能更有助益。因此,若想走路又能增強心肺耐力等,建議可改快走、走40分鐘或走有坡度的活動,但運動過程如有胸痛、頭暈或任何不適請立即停

  • 2023-06-22 17:01

    健康網》「多走路」好處多 醫:死亡、癌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都降低

    想要長命百歲真的有這麼困難嗎?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其實不用把事情想得太困難,在醫學上研究普遍認同只要「多走路」,就能讓總死亡率較低、癌症發生率較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低。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指出,常說「天天一萬步,健康有保固」,這個一萬步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有科學

  • 2023-04-12 18:09

    健康網》你不愛運動? 醫:抖腳也能燃燒熱量

    「抖腳」竟也能消耗熱量!對此,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針對平常不太愛運動的民眾,每日能量消耗(TDEE)中,非運動身體活動,如:走路、爬樓梯及抖腳,這些活動的強度雖不高,但累積的能量消耗相當可觀,達15%,比運動耗能5%還高。​蔡明劼在臉書專頁「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發文表示,人體的TD

  • 2023-04-05 21:35

    健康網》不需日行8000步 研究:一週抽1-2天也能降低死亡率

    對於喜歡當沙發馬鈴薯的現代人來說,可能沒有時間與精力日行8000步,而最新研究指出,只要一週抽出1-2天走8000步,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率,研究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據《今日醫學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步行被視為一種簡單且方便的運動,並能

  • 2023-03-13 05:30

    老人確診後體虛 走路、踏步循序強身

    新冠疫情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造成我們生活習慣的改變,「老年人」更是首當其衝,在新冠病毒相關分析研究中,不論是高危險群還是死亡率最高族群,老年人一定在列;因為老年人本身免疫系統就比較弱,感染病毒後身體應對能力也更弱,有更高的可能性出現嚴重症狀,甚至死亡。

  • 2023-03-06 20:05

    健康網》人工髖關節術後走路怪怪的? 醫揭3種常見不正常步態

    人工髖關節手術是治療髖關節退化的一種方法,但有些人在手術後仍會有不正常的步態,如跛行或搖晃。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成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戴大為表示,左右搖晃、腳開開、步幅縮短,是常見的人工髖關節手術後不正常的步態,這些步態不一定會出現在每個人身上,但也有可能在同一個人身上合併出現。

  • 2023-02-03 14:20

    健康網》走路是很好的運動 醫曝5優點:搭配重訓更加分

    走路對健康好處多多!醫師表示,每日步數與總死亡率緊密相關,走得越多,死亡率就越低。若作為運動有5項優點,包括不需指導、不用器材、可近性高、花費低、安全性高。但是,走路對於一般健康人來說,運動強度太低,也不具增肌效果。如果想拿100分,一定要做重量訓練。

  • 2023-01-24 06:20

    吸芬多精補元氣! 林務局長帶路 北中南東森林步道半日遊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10天,不妨趁著假期帶著親友一起到森林步道走走,吸收滿滿的芬多精,讓身體元氣滿滿,更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氣。林務局局長林華慶特別介紹北中南東4個不同的森林步道,每一個步道交通方便外,花半天的時間就可全程走透透。林務局掌管台灣的森林遊樂園區,身為局長的林華慶對每條步道都如數家珍,這次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