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2-23 13:50

    健康網》坐太久易失智! 醫:「這樣」運動提高記憶力

    沈莉馨/核稿編輯你平常有固定運動的習慣嗎?復健科醫師吳易澄分享,中年運動不足的人,患認知功能障礙風險增加了1.92倍,老年人每週步行3次1年後,除了海馬體積增加2%外,還改善了記憶力。運動方面可做有氧、阻力、太極、瑜伽等,最佳時長為140分鐘的中等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根據個人的能力和生活方

  • 2024-01-30 16:18

    口腔健康與失智有複雜關聯!台瑞荷跨國研究登國際期刊

    失智恐與口腔健康有關聯!以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為首所組的台灣、瑞典、荷蘭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指出,經過系統性廣泛檢視相關研究報告,發現有較多研究證據支持重度牙周病、廣泛缺牙與失智症有關係,該研究已發表在頂尖國際醫學期刊《Ageing Research Review》,提醒民眾照顧長者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 2024-01-05 05:30

    健康生活 揮別長新冠症候群

    COVID感染後症候群,又稱「長新冠(long COVID)症候群」,指的是感染COVID-19康復後仍有後遺症。這些症狀可能持續好幾週、月,甚至更久。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調查顯示,約1/4的美國成年人在感染COVID-19後,出現了中長期的症狀。大約5%的人因此生活受影響,1.5%的

  • 2023-12-01 05:30

    積極控制血壓 降低銀髮失智風險

    80歲陳伯伯近2年有高血壓及輕微失智的狀況,有時候會忘記回家的路或是孫子的名字。平時降血壓藥沒有按時服用,家人也認為年紀大了,血壓不需太積極控制,即使提醒他們,根據目前醫療研究,老年人的血壓低一點,對心血管疾病風險有好處,依然沒有改變家人的觀念。

  • 2023-11-14 05:30

    巴金森焦慮症 惱人的「非動作障礙」

    彭大姊今年才剛滿可以領半票的65歲,不過巴金森氏症已經困擾她將近5年的時間,每回來到診間,都很明顯地看出她的肢體抖動,但是她自己倒不太在意「抖」這件事,她的先生也說:「其實她在家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很抖,好像來到醫院比較容易緊張,所以看起來比較抖。」

  • 2023-10-21 05:30

    7旬翁半夜情緒激動常跌倒 老年低血糖惹禍

    75歲羅先生有糖尿病、高血脂且定期服藥和注射胰島素,近期家人發現他行為異常,不僅有時會忘了自己是誰,半夜常會情緒突然激動、甚至走路跌倒,今年7月醫師將他施打胰島素時間改為晚餐前情況即有改善;醫師指出,羅先生的狀況是老年低血糖作祟,低血糖太嚴重、時間太久,可能導致腦死,不可不慎!

  • 2023-10-20 16:06

    7旬翁半夜異常興奮又常跌倒 竟是低血糖惹得禍

    75歲羅先生有糖尿病、高血脂且定期服藥和注射胰島素,近期家人發現他行為異常,不僅有時會忘了自己是誰,半夜常會情緒突然激動、甚至走路跌倒,今年7月醫師將他施打胰島素時間改為晚餐前情況即有改善,醫師指出,羅先生的狀況是老年低血糖作祟,低血糖太嚴重、時間太久,可能導致腦死,不可不慎!

  • 2023-09-22 09:39

    52歲男中風後半癱 經顱磁刺激治療後能自行拄拐杖行走

    52歲陳先生患有三高,今年過年熬夜值班時突然暈倒,送急診後診斷為右腦中風,造成他左側肢體無力、無法行走,但為了家庭他仍積極復健,希望自己至少能自理簡單的生活需求,在醫師建議下,他除了常規復健外,同時搭配「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完成兩個療程後,從原先只能坐輪椅移動,已經可以柱枴杖自行走路。

  • 2023-09-15 09:52

    年輕女頭痛、後眼窩痛數月 竟是甲亢引眼疾

    1名24歲女子有頭痛、後眼窩疼痛數個月,伴隨眼睛凸出、眼睛轉動異常,平日多在藥局買止痛藥回家吃,但藥效不理想,到新樓醫院求診神經內科。經醫師診斷為甲狀腺亢進引發的眼疾,分別在神經內科與內分泌科就診、服藥,症狀得到改善。新樓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剛伯指出,身體出現一些症狀,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背後可能有

  • 2023-09-04 14:14

    降血脂「老藥新用」露曝光 國衛院發現可望治療腦損傷

    國家衛生院研究經由動物實驗最新發現,降血脂藥物「普羅布考」可促進腦損傷後的腦神經再生及可塑性,減少腦壞死區域達到3成,改善認知與行為功能障礙,未來有機會發展為腦損傷治療新選擇。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陳倩玫表示,創傷性腦損傷指外力撞擊所造成的腦部傷害,常見於交通事故、滑倒或跌落、暴力事

  • 2023-03-07 05:30

    思覺失調症 掌握黃金5年治療期

    一名幼稚園教師從5年前開始,時常覺得同事在背後議論自己,漸漸地覺得連路人都會談論她,甚至明明身邊沒有人,耳邊也會傳出議論她的言語,已影響工作表現;教師經醫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口服藥物後獲得改善,卻因工作忙碌經常忘記服藥而導致病症復發,後來醫師建議每月固定接受「抗精神病藥物長效針劑」治療,症狀才又

  • 2022-10-29 05:30

    頻說看到過世者?「路易體失智症」作祟

    路易體失智症是失智症的1種,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是路易體的蛋白質堆積於腦內。路易體蛋白質經常堆積的位置包含:前額葉、顳葉、扣帶迴及島葉。若沒有經過良好的診斷會被誤認為阿茲海默症。除失智表徵 常合併視幻覺●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是指在做夢的時間會將夢見的內容表現出來。舉例來說:個案如果在夢中跟他人吵、拳頭相向

  • 2022-09-21 09:46

    長輩聽力下降恐導致失智 醫師籲把握黃金逆轉期

    陳姓老夫婦兒女都在國外,兩人在台灣相依為命,陳老太太近期發現,老伴這幾個月來脾氣越發暴躁,也都不怎麼說話,到後來整天都呆坐不動,陳奶奶帶著老伴到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記憶門診,李嘉富得知老夫婦彼此都有重度聽力障礙後,透過耳掛式助聽器協助,了解到陳爺爺有白天嗜睡、拒絕飲食與情緒控制能力薄弱等

  • 2022-06-15 05:30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中醫針藥即刻救援

    50歲的羅先生是一名科技公司的主管,最近發現記憶力和注意力變得不好,跟下屬開會常難以專注,和董事討論則會忘記專業術語,趕緊到醫院就醫,被診斷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民眾,其記憶力、理解力、判斷力、或者是注意力會明顯減退和下降,雖然不影響一般的生活,但是複

  • 2022-03-20 21:11

    健康網》研究:3成「MCI」患者5年內失智 專家籲積極控制預防

    研究顯示,3分之1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患者將在5年內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失智。而據衛福部國健署於2013年的調查顯示,我國65歲以上長者MCI盛行率約為16.04%。但若遭診斷為MCI也不必太絕望,據《CNN》報導指出,早期診斷才能早期治療,人們仍能透過改變生活方式、治療其他疾病,來改善大

  • 2021-12-14 17:55

    醫療照護不中斷 苗栗醫院推「失智確診綠色通道」

    衛福部苗栗醫院與縣內50多家基層院所簽署醫療合作,攜手組成雁行醫療照護團隊,以聯盟共照合作模式推行雙向轉診,提供方便、連續及完整的醫療照護。鑑於高齡化社會失智人口遽增,苗栗醫院推出「失智確診綠色通道」快速服務,並透過基層院所配合推展,已服務221人。

  • 2021-09-17 10:17

    婦失智被當老化 迷路還被騙 醫籲有症狀及早就醫檢查

    74歲楊姓婦人5年前開始記性變差,但家人都以為只是正常老化,直到近半年常會忘記吃藥、容易迷路、情緒不穩、還被詐騙,到神經內科就醫才發現,患了神經退化性合併血管性混合型失智症,經藥物治療,配合生活型態調養、營養介入後,症狀慢慢穩定。長安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惠萱解釋,失智症有眾多原因,最常見的為神經退化性

  • 2020-01-21 05:30

    家有失智長輩 過年走春當心病情加重

    農曆春節將至,不少人會到親友家拜年,但如果家中有失智長輩,過於頻繁的人際互動或飲食改變,可能會加劇情緒、性格、幻覺等症狀,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暨失能服務中心主任李嘉富提醒,應多注意年節飲食還有出遊規劃,才能防止病情加重。李嘉富表示,年齡越大發生失智的比率越高,目前台灣65歲以上人口失智盛行率達

  • 2019-12-08 05:30

    《健康聚寶盆》麥得飲食 吃對食物 遠離失智

    台灣逐步走向高齡化社會,失智人口也快速增加,65歲以上老人約每12位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據台灣失智症學會指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是介於健康老年人與失智症之過渡期,若提早發現及治療,能有效地預防與延緩疾病惡化。「飲食」絕對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影響老化或營養代謝疾病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的關鍵

  • 2018-09-18 06:00

    《認識思覺失調症─❸復健篇 》曾經萬念俱灰… 「復」元重「健」生命熱情

    根據健保統計資料,台灣有12萬名思覺失調症(原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佔全台人口比率約為0.5%,相較於全球統計的1%,仍有半數延誤就醫或中斷治療。為了讓讀者對此病有更多認識及了解,《健康醫療版》與台灣精神醫學會摘錄5位病友參加該會舉辦的《點亮繁星徵文活動》的文章,加上專家訪談,在每週二刊出,希望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