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4-18 20:31

    健康網》穀雨「濕答答」怕水腫不喝水? 中醫:水分反倒能袪濕

    沈莉馨/核稿編輯明(19日)時序進入24節氣的「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提醒,此時雨水漸漸增多、濕度高,易受濕邪入侵,而誘發風濕性關節炎、造成身體肥胖腫脹、腸胃消化不良、呼吸道過敏及皮膚過敏等問題,因此應注意除濕,避免久站久坐,切勿擔心水腫而不喝水,應補充足夠水分,以便促

  • 2024-04-03 09:20

    健康網》清明溫差大宜調脾胃! 中醫推1茶飲:護肝明目

    葉立斌/核稿編輯明(4日)是24節氣中的清明,是唯一一個民俗節日,又是氣象節氣的時節;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提醒,該時節天氣不穩定,容易造成人體內分泌系統紊亂,引發胃食道逆流、胃脹氣發生。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因此應清淡飲食、運動,或是準備芳香萬壽菊、紅棗及枸杞製成養生花草茶,達到調養脾胃、護肝明

  • 2024-03-20 09:31

    健康網》春分肝火旺宜養肝肺! 中醫教「這樣做」健胃醒腦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20日)是節氣春分,是春天的中分點,民間在此時有立蛋、吃春菜等習俗。上祐中醫診所院長黃上邦表示,春天正是肝氣極盛、肝火最旺之時,春分後,體內內分泌及代謝循環會更加活躍,倘若失去平衡,將易致頭暈腦脹、視力模糊、眼睛乾澀癢等,故此時應注重養肝、養肺,可多食當季蔬菜、花草茶,或按摩3穴

  • 2024-03-05 15:20

    健康網》驚蟄飲食「少酸多甘」 空心菜、山藥、菠菜都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5日)是24節氣中的驚蟄,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郭大維表示,春天對應的是肝,肝氣過旺會傷脾,因此飲食應為「少酸多甘來養脾」。建議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C的清溫平淡食材以滋養脾氣,如紅棗、山藥、空心菜、菠菜、白蘿蔔、木耳、銀耳、芹菜、油菜等;少吃香菜、生大蒜、糯米、油炸物等辛辣或發

  • 2024-02-19 12:29

    健康網》雨水節氣宜健脾利濕! 中醫推1甜湯養陰生津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19日)是節氣雨水,此節氣過後,春風遍吹,雨水增多,易溫差變化大。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郭大維表示,此時寒濕之邪較易困遏脾胃,濕邪的特性是黏膩重濁,難以祛除,所以養護脾胃是雨水飲食保健之鑰,可均衡食用味甘性平稍溫的食物來健脾利濕。另,平時也可煮甜湯「山藥白木耳紅豆湯」,食材中山藥有健

  • 2024-02-04 08:36

    健康網》立春養生 中醫:酌量酸性食物護肝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4)日是節氣立春,中醫師王大元表示,此時節天氣乍暖還寒,仍需要注意身體保暖,養生方面,春天是養肝的季節,肝氣需要升發暢達,要著重肝、脾和胃的調養,不再適合油膩飲食,而酸可入肝,建議酌量食用酸性食物,像是1小杯梅酒、水果醋和檸檬水等。

  • 2024-01-20 11:22

    健康網》大寒到! 漁業署教3養生法 鈣含量最高是「它」

    沈莉馨/核稿編輯今(20日)是節氣大寒,代表冬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對此,農業部漁業署表示,此時應補鈣,能協助心血管與肌肉健康,食材如櫻花蝦、鰻魚及白蝦;應補充含維生素B12食物,能維護腸胃系統,食材如台灣蜆、九孔、文蛤;應補充不飽和脂肪酸,能維護心血管疾病,食材如虱目魚、

  • 2023-12-21 09:30

    健康網》冬至養生好時機! 「四九貼」有助改善經痛、新冠後遺症

    節氣即將邁入冬至(12月22日),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郭大維指出,夏季「三九天」跟冬季「四九天」都是順應節氣的外治法。冬季若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婦科、痠痛、羸弱體質等問題,或出現新冠後遺症等症狀,可以藉由穴道貼敷幫忙,提振免疫功能,進而發揮內病外治、疏通經絡、增進抵禦力之效。

  • 2023-12-07 16:33

    健康網》大雪溫補7族群別碰! 中醫:反使火燒心加重

    葉立斌/核稿編輯今(7日)是節氣大雪,氣溫逐漸下降,許多人開始進補。中醫師王大元提醒,進補時需依體質調整,以免適得其反。其中陽虛者可採溫補方式,但因料理中的藥材具活血行氣、溫通脾胃和促進循環功效,因此急性發炎、高血壓、尋麻疹、濕疹、有傷口、糖尿病或腎病症候群等不適合溫補,且過多的湯水會使胃食道逆流加

  • 2023-11-08 15:21

    立冬補冬、補嘴空 雲林中藥商公會:選擇溫補藥材加上各種蔬菜

    今天是24節氣中立冬,國人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雲林縣中藥商公會結合六房媽虎尾溪埔仔廍紅壇提供藥膳排骨、羊肉爐及炒麵讓信徒補冬,另將於11月11日在六房媽紅壇辦理全國藥膳料理嘉年華,提供四神湯、肉骨茶、薑母鴨等料理及養生茶飲,歡迎全國民眾踴躍參加。

  • 2023-11-06 17:37

    健康網》立冬後留意3大疾病! 中醫:飲食著重2關鍵

    11月8日是節氣中的立冬,過了此時將開始慢慢進入冬季,以北台灣而言,天氣將轉為濕冷。幸福翰醫堂中醫師陳信宏表示,由於日夜溫差大,濕氣加上寒氣,是上呼吸道症狀、心血管疾病、皮膚過敏等3大疾患好發。建議飲食健康著重在均衡,進補也應該是適度即可,特別是現代人三餐其實營養充足,甚至大多營養過量,或是熱量過剩

  • 2023-09-09 15:23

    健康網》長期吃中藥處方不用換? 中醫解答了

    不少民眾都有吃過中藥的經驗,但可以一直吃一樣的處方不用換嗎?中醫師邵禹豪回應,雖然中藥可以長期吃,但同一帖藥不能長期固定。中醫治療是一種「時空醫學」,要考慮節氣、環境、工作及情緒對於人體的影響,應順應節氣變化調整處方結構。他提到,情況較為穩定的個案,如:控制相當穩定的慢性鼻炎等病患,會以2週的處方調

  • 2023-07-21 16:23

    健康網》三伏、三九貼夏治冬防 中醫:對付寒氣需連續貼3年!

    為什麼三伏貼、三九貼需要連續貼3年?對此,六福堂中醫診所在臉書粉專發文說明,天灸是中藥外治法統稱。改善寒氣進入人體,所誘發的免疫壓制症狀,如過敏、氣喘。而關鍵因素就是節氣,因寒氣根深柢固,敷貼一年僅能改善反應,難優化根本。●三伏天灸,夏治為「攻」:把握「最炎熱」的三伏天為外援,以溫陽活絡的藥性為內應

  • 2023-07-07 16:37

    健康網》小暑5禁忌曝! 中醫:不宜吃太辣、冰塊小心上火

    今(7日)小暑報到,此時天氣將一天比一天熱。翰醫堂中醫診所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小暑屬人體陽氣最旺盛時期,陽氣能保護體表、抵御外邪功能,因此分享5個小暑禁忌,包含避開曝曬、吃辣、疲勞、激動及冷飲,可避免陽氣過於外泄。另,日常也可透過泡「洛神花茶」來降熱消暑,但要記住不要再靠冰塊解暑,小心越喝越上火。

  • 2023-05-06 13:56

    健康網》立夏陽氣旺盛需防暑 中醫:清熱退火就吃「這2物」

    立夏到!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櫂瑔於臉書粉專「扶原中醫診所」發文表示,立夏應晚睡早起,避免高溫中暑,注意防曬、多補充水分。中暑可分為陽暑和陰暑,對應不同方式緩解症狀,平日飲食可食綠豆和菊花來清熱,或養身茶飲跟八段錦來保養或緩解症狀。●陽暑:大熱天在外奔波,水分過度喪失所致,常見表現如口渴、突然頭暈、冒

  • 2023-01-05 07:36

    健康網》小寒報到! 中醫:體虛吃「這個」溫腎壯陽

    今(5)日是節氣小寒,還沒進補的民眾快把握此時節來補一補!百合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宜君指出,小寒常常比大寒冷,可以說是整年最冷的節氣,這段時間適合溫補養腎,最推薦吃羊肉,羊肉肉質細緻,含有多種營養,能溫腎壯陽,特別適合體虛的人食用,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可以趁冬天好好補一補。

  • 2022-12-07 11:19

    健康網》「大雪」來襲冷颼颼 中醫:早睡晚起 頭腳保暖

    今(7)日是節氣大雪,此時節養生要注意什麼呢?對此,明華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歐俊佑指出,此時適逢冷氣團及寒流來襲,因此建議保暖著重於頭腳,作息為早睡晚起。另外,他也提到,冬季養生應先補腎充精氣,藉以提升身體機能來抵抗外來的邪氣,因此授3穴道助滋陰補腎。

  • 2022-11-22 07:32

    健康網》節氣小雪報到 中醫師曝乾隆皇帝養生靠「這個」

    今(22)日是節氣小雪,此時節養生要注意什麼呢;明華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魏子善提醒,這個時節氣溫轉低,要注意保暖防寒,尤其是足部的保健,因為人老腳先衰,在古代,清朝皇帝乾隆就很重視足部保養,「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這一盆湯指的就是足浴。魏子善指出,冬天身體為了因應較低的氣溫,會把大部分的能量用於保持

  • 2022-10-23 06:32

    健康網》霜降來了!多吃「這些」 水噹噹又好心情

    今(23日)開始進入霜降,為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氣溫漸漸轉寒,日夜溫差很大,空氣濕度較低。鳳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劉得鐿提醒,深秋養生應防燥養陰,可多吃甘潤平和的食物,作息早睡早起,若保養不當,乾咳、痰黏、膚裂、便秘都可能上身喔!秋燥影響身心健康

  • 2022-06-05 15:47

    健康網》節氣芒種是最佳排毒季! 醫分享養心3撇步

    明(6日)是24節氣的「芒種」,也代表夏天到了。醫師提醒,夏季是一年中人體清除身體裡的毒素、幫助細胞再生修復,效果也是最好的季節,因此他分享3個排毒重點,並提醒,熱辣夏季遇到心浮氣躁時,建議以紅色食材入心,像是補心氣養心血的紅櫻桃,助眠安神的紅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