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23 10:58

    健康網》顧好腸道成「帕金森氏症」救星! 吃「這」減少神經退化

    羅碧/核稿編輯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帕金森氏症更是第2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台北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引述國外研究指出,增加腸道細菌代謝物可能是治療帕金森症的潛在方法之一,其中短鏈脂肪酸便是一種腸道細菌代謝物,雖無法直接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短鏈脂肪酸,但能透過增加飲食中的纖維量,像是水果、蔬菜、

  • 2024-03-12 05:30

    失智黃昏症候群 「抗精神病」藥物是必要之惡

    年過80的李阿姨已經患有失智症2-3年,雖然沒有辦法確定病因,但是她的精神症狀倒是非常明顯,例如半夜一直吵著要出門、情緒容易激動、經常懷疑錢被偷。儘管她沒有什麼糖尿病、高血壓、關節炎,抽血檢驗的數字比她的子女們都還好,甚至連續走操場5圈也不會有問題,但是這樣的「身體健康」反而是家人無法好好看顧的原因

  • 2024-03-09 19:28

    盼解密失智 「台灣腦庫」首場研討會登場

    國內首座「台灣腦庫」於去年11月成立後,今(9日)舉辦首場研討會,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謝松蒼指出,目前台灣腦庫已有十幾位捐贈者,研討會特別邀請國際專家經驗分享,推進台灣腦庫發展,未來將持續收集罕病、神經退化疾病以及正常人的腦神經組織,提供腦科學研究團隊探究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機轉與藥物研發

  • 2024-03-07 05:30

    記憶錯亂非失智 當心癲癇症候群

    80歲的謝伯伯是同事的父親,最近1個月經常魂不守舍,出門開車闖了2次紅燈卻不自知,上週末在浴室洗澡,洗了很久,家人發現不對勁,打開門一看,謝伯伯坐在地上,兩眼無神,因此同事謝大哥就帶來門診。我跟謝伯伯確認一下當天洗澡的情境,我問他:「伯父,你有印象週末那天洗澡坐在地上嗎?你是不小心打滑跌倒?還是昏過

  • 2024-02-21 05:30

    陪同高齡長輩看診 備妥「用藥及疑問清單」醫病雙贏

    我在神經科門診的病人群,多半與神經退化有關,所以平均年齡都接近80歲或甚至更高齡的長者。然而,現在台灣的醫療制度複雜,每一家醫院或診所的設計也不一致,要讓一位年長的病人獨自從進醫院大門的那一刻開始,掛號、找診間、等號、看診、批價、排時間做檢查、抽血或照片子、領藥,其實非常不容易,經常需要家人陪同。

  • 2024-01-30 05:30

    腦皮質萎縮症 罕見失智症類型

    雖然說失智症或神經退化主要集中在老年人,門診偶爾也會出現年紀較輕的病人。劉先生才50出頭,在一家建築設計公司服務,平常的工作就是要製圖,近一年來越畫越不像樣,甚至簽名都糊成一團,所以前來求診。他說:「我不知道是不是比較緊張的關係,現在老闆乾脆讓我做一些跑腿打雜的工作,不叫我製圖了。」為了確定他的說法

  • 2024-01-26 05:30

    巴金森氏症手腳顫抖 神波刀即刻救援

    67歲的馬女士從2019年起因罹患巴金森氏症而到醫院定期追蹤,雖然藥物治療有改善,但手腳顫抖、面部表情僵硬導致說話變慢,寫字和如廁都很困難;去年5月經「神波刀」治療後,手腳震顫情況大幅改善,目前狀況也都良好。台北榮總神經外科醫師李政家表示,國內約有40萬人罹患原發性顫抖症,比巴金森氏症還要常見,原發

  • 2024-01-25 15:25

    6旬女罹患巴金森氏症手腳顫抖、如廁困難 神波刀治療後大幅改善

    67歲的馬女士從2019年起因罹患巴金森氏症而到醫院定期追蹤,雖然藥物治療有改善,但手腳顫抖、面部表情僵硬導致說話變慢,寫字和如廁都很困難;去年5月經神波刀治療後,手腳震顫情況大幅改善,目前狀況也都良好。台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國內約有40萬人罹患原發性顫抖症,比巴金森氏症還要常見,原發性顫

  • 2023-12-15 18:14

    健康網》遠離神經退化性疾病 研究:「地中海飲食」降低風險

    羅碧/核稿編輯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也意味著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罹患人口逐年上升。瀚仕整合功能醫學中心醫師歐瀚文表示,營養被認為是認知健康的關鍵調節因素,其中有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可以降低減少失智症等認知障礙風險,且有較少的憂鬱症狀。

  • 2023-12-09 16:14

    健康網》對抗惱人耳鳴 中醫教按2穴位、1茶飲助緩解

    沈莉馨/核稿編輯時常耳鳴,耳朵嗡嗡作響讓人受不了?彰化馬光中醫診所副院長李姿宜分享,最常見的耳鳴成因是自律神經失調,透過均衡飲食,減少烤炸辣食物,可避免攝取過多自由基使神經受損;平時可按壓風池、風府2穴促進腦部血循環;同時搭配中藥茶飲如「酸棗仁湯加天麻」,能改進睡眠深度,讓腦神經深度放鬆,有機會恢復

  • 2023-11-16 05:30

    表情減少撲克臉 帕金森氏症上身

    太平區69歲游先生退休後保持運動及出門社交習慣,本月感到全身沒力不愛出門,早上刷牙發現臉部表情減少,有「撲克臉」徵兆,由家人陪同前往長安醫院神經內科求診,經電腦斷層掃描,診斷罹患早期帕金森氏症,服藥控制,避免病情惡化。游先生最近數週來,家人發現外面陽光普照,他也賴床不願出門,吃飯要叫好幾次,拿筷子不

  • 2023-11-15 15:38

    6旬男表情減少出現「撲克臉」就醫確診帕金森氏症

    太平區69歲游先生退休後保持運動及出門社交習慣,本月感到全身沒力不愛出門,早上刷牙發現臉部表情減少有「撲克臉」徵兆,由家人陪同前往長安醫院神經內科求診,經電腦斷層掃描診斷罹患早期帕金森氏症,服藥控制避免病情惡化。游先生經常在社區活動與鄰居打招呼,數週以來,家人發現既使陽光普照也賴床不願出門,吃飯要叫

  • 2023-11-14 05:30

    巴金森焦慮症 惱人的「非動作障礙」

    彭大姊今年才剛滿可以領半票的65歲,不過巴金森氏症已經困擾她將近5年的時間,每回來到診間,都很明顯地看出她的肢體抖動,但是她自己倒不太在意「抖」這件事,她的先生也說:「其實她在家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很抖,好像來到醫院比較容易緊張,所以看起來比較抖。」

  • 2023-10-17 05:30

    失智症加重? 高血鈣惹禍!

    我認識蔡老師已經兩年有餘,他是一位78歲的音樂指揮,經常帶領合唱團南征北討、獲獎無數。兩年前,他到記憶門診,是因為同為音樂人的蔡太太發現老師經常在表演時出現停頓,新的樂譜也要花更久的時間去記,自我照顧沒有問題,可是有很明顯的焦慮,遇到比賽也不再像以往那樣自信。

  • 2023-09-12 05:30

    語意型失智症 老是答非所問

    年近80歲的潘老爹早年從事貨櫃運輸,是一位事業有成的地方仕紳,逢人就拱手作揖,十分客氣。近年來女兒們注意到老爹常常答非所問,與朋友對話的內容千篇一律是一些客套話,原本以為他的聽力有障礙,可是耳鼻喉科專家鑑定後,只有發現輕微的退化。雖然說日常起居都能自理,但是開車出門已經有兩次找不到路,也不時說要回台

  • 2023-08-29 05:30

    巴金森氏症久病 恐變成失智症

    88歲的周老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18年,他的家人將他照顧地非常好,即使這3年期間疫情肆虐全球,他也沒有因為肺炎或跌倒等狀況而住院。然而,神經退化的進程仍然繼續,原本他可以自己推著輪椅車進到診間,漸漸地需要家人推輪椅,不僅會流口水,也經常嗆咳,必須使用鼻胃管。開始出現視幻覺,整體反應也變慢。

  • 2023-07-25 05:30

    阿茲海默症嚴重度 未來可望比照癌症分期

    黃老太太今年滿80歲,平常一早都有騎腳踏車運動的習慣,也還能在後院種菜,不過記憶力的退化越來越明顯,女兒準備的早餐才剛吃完,隔沒10分鐘就又問:「今天早餐要吃什麼?」黃老太太在輕度認知障礙的時候就已經來就診,一晃眼就是5年了,而黃小姐也清楚失智症這條路不好走,一去不復返。

  • 2023-07-19 12:49

    健康網》運動不只防失智 研究:還減少巴金森症發生率!

    運動對人體有莫大好處,不只能降低失智風險,耳鼻喉科診所醫師曾家承分享,2023年刊登於《Neurology》期刊上的研究顯示,運動程度越高巴金森症的風險越低。此研究長達29年追蹤、研究證據明確,運動除抗氧化,還有助調節神經功能。運動對女性影響 有重大突破

  • 2023-07-11 05:30

    急速惡化失智? 確診後引發譫妄

    80歲的林先生慢慢地步入診間坐下,神色自若,他的女兒緊跟在後,一臉慌張地問我:「我爸爸這兩個月變得好奇怪,竟然會叫錯我的名字,而且才剛跟他說的事,他又要再問一遍,可不可以檢查一下是不是失智症啊?」我還沒來得及回應,林老先生就解釋說:「那時候我是有點模模糊糊才會叫錯啦,後來我會再問一遍,那是我沒聽清楚

  • 2023-05-23 05:30

    多發性系統萎縮症 罕見非典型巴金森症

    張阿姨今年70歲出頭,從公務單位退休多年。這次是由她的先生陪同來就診,主要是因為行動越來越遲緩,講話越來越小聲,不時會跌倒以及嗆咳。我記得其實一年半前就看過張阿姨,當時她仍然能自行來到門診,而我的診斷是巴金森氏症,但是用了主要的左多巴藥物卻沒有效果,所以她大概就失去信心,沒有持續回診。這次回來,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