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2-29 11:46

    外媒猜測凱特王妃恐罹克隆氏症! 醫:未妥善診治當心癌變

    葉立斌/核稿編輯英國凱特王妃自今(2024)年1月16日進行腹部手術後,目前仍持續休養,然而,外界對凱特王妃的病情多有揣測,有媒體傳言凱特可能得了「克隆氏症」!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克隆氏症由口腔到肛門整個消化道都會侵犯,侵犯深度從黏膜層到肌肉層全層發炎,若沒有妥善診治易造成狹窄、穿孔

  • 2024-02-07 15:49

    健康網》4旬女解便暈倒 醫分析解血便常見原因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40歲女性,有B型肝炎,平時都有定期追蹤治療,某日解黑便,暈倒被送醫,經膠囊內視鏡檢查發現,迴腸黏膜紅腫,疑似黏膜下腫瘤,表面潰瘍約莫1公分。醫師先開立藥物治療,並提醒若再次出血,應安排小腸鏡檢查。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內視鏡室主任詹宜學醫師表示,疑似小腸出血,多和血管異常增生、小

  • 2024-01-28 16:30

    健康網》腹痛併血便! 35歲男腸鏡照出「胃糜爛」 竟罹腸道隱窩膿瘍

    葉立斌/核稿編輯35歲男子,因腹痛合併血便,到院求診,因先前患有胃潰瘍與內痔,加上,近期血便頻繁,醫師建議迅速檢查。結果為,胃鏡發現胃炎、胃糜爛;大腸鏡發現多發性小潰瘍、黏膜紅腫。切片顯示為,慢性發炎與腸道隱窩膿瘍。醫師安排了,進一步糞便培養與血液檢查。並且先開立藥物給予治療。血便,便很快停止。

  • 2024-01-01 09:30

    健康網》罹「發炎性腸道疾病」好難熬 醫點5類飲品要適量

    腸胃不適、發炎,仍放不下飲料,每天要來一杯手搖杯?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在臉書專頁「Dr.Le 李柏賢」發文解釋,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急性期」都應該儘量避免如碳酸飲料 、含糖飲料、乳製品、含咖啡因飲料、酒精飲料,否則容易導致症狀加劇、腹部不適等問題,應依照個人飲用經驗適度減少和避免。

  • 2023-12-24 15:51

    捐贈糞便能救人 北榮微菌叢治療困難梭菌成功率97.5%

    近年來興起微菌叢治療,2019年9月4日啟用微菌叢植入前置中心的台北榮總表示,至今844名自願捐贈者經嚴謹篩選後,成功招募41位合格的糞便捐贈者,共製成102份口服膠囊或糞便微菌叢植入物,為40位難治型或反覆感染困難梭菌的病人執行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成功率高達97.5%。

  • 2023-09-18 06:18

    健康網》抗發炎飲食法非人人適合! 醫:這族群應改這樣吃

    國人健康意識抬頭,為了降低身體發炎,不少人會嘗試抗發炎飲食,吃出好體質。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提醒,抗發炎飲食通常包含很多高纖食物,如堅果、種子類、全穀飯、生菜等,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患,在急性發炎或狹窄時,都是不建議的食物,若想嘗試抗發炎飲食,建議可用堅果或種子油替代;白肉可選擇鮭魚或沙丁魚

  • 2023-08-31 08:45

    健康網》哀「紅便」野! 醫:伴隨疼痛要小心

    不少人排便時會觀察大便顏色,出現紅色就會開始緊張、擔心是不是血便。對此,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表示,有可能是食物染色,不一定是血便,若有伴隨疼痛需留心。常見6個紅便因素,包含色素與食物染色、痔瘡、肛裂、瘻管、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瘜肉。

  • 2023-08-23 21:14

    健康網》健康充電站─發炎性腸道疾病講座

    發炎性腸道疾病(簡稱IBD)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統稱,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打腸胃道組織,造成發炎、潰瘍、腹瀉、血便、腹痛等症狀。疾病的治療目標爲「腸道黏膜癒合」,可大幅降低手術、反覆住院,以及未來出現併發症與癌變的風險。為了讓民眾對此病有更多認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與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將於9月1

  • 2023-07-29 21:41

    健康網》褪黑激素人人都能吃? 醫:有發炎性腸道疾病要注意

    褪黑激素由於有助提升睡眠品質,而被大眾熟知。不過,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發文分享,近期研究發現,褪黑激素恐惡化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雖此結果仍需更多科學實驗支持。但若有IBD者,在使用或購買褪黑激素處方治療時需留意。黃郁純在臉書粉專「痔零姊姊 黃郁純醫師 良好生活 I 大腸直腸肛門外科女

  • 2023-03-19 20:39

    健康網》發炎性腸道疾病多久追蹤大腸鏡 醫:高風險1年1次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包含潰瘍性腸炎及克隆氏症兩類腸道慢性發炎疾病,因為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根據歐洲克隆氏症、腸炎醫學會、英國胃腸科醫學會建議,如為高度風險者,1年要接受1次大腸鏡篩檢追蹤。李柏賢在臉書專頁「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由於生物製劑以及小分子藥

  • 2022-05-16 05:30

    長期不明腹痛 小心「克隆氏症」上身

    7歲的小馨比同齡顯得更瘦小,夜間腹痛難眠、白天精神不濟,但是又找不出原因;產婦婷婷從孕期開始即伴有腹痛、腹脹及自體免疫疾病症狀。她們兩位都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克隆氏症患者。發炎性腸道疾病年輕化

  • 2022-04-11 12:23

    每10萬人有12人罹發炎性腸道疾病 國衛院發現新菌種能減緩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如潰瘍性腸炎、克隆氏症等,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與藥物;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腸道菌叢中一株全新腸道菌種「NHRI-C1-K-H-1-87」,這株菌種具有減緩腸炎的作用。這項研究成果於110年11月發表於《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 2022-03-17 21:26

    妙齡女罹乾癬體無完膚、關節痛 月打一針讓她可當保母

    21歲的張小姐2年前罹患乾癬,不到一年全身幾乎長滿乾癬,紅疹脫屑,手指、膝蓋、腳跟及下背的關節都腫脹疼痛,併發乾癬性關節炎,痛到難以走路、拿東西,看了10幾個醫師治不好,每天以淚洗面,躲在家裡不敢上學,去年6月到台中榮總就診接受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3個月後症狀全都消失,恢復漂亮模樣,不需再吃口服藥,

  • 2022-03-08 05:30

    上大號屁屁痛痛 「慢性肛裂」坐立難安

    台中53歲陳姓男子,最近半年上大號時,肛門都有刺痛感,甚至有時還會看到大便帶著鮮血,讓他想到要上廁所時都會焦慮不已,因狀況持續讓他相當困擾,終於下定決心就醫釐清,醫師檢查後確診他罹患慢性肛裂,經接受「內括約肛切開手術」後順利恢復,上廁所時終於不再坐立難安。

  • 2020-07-03 13:50

    健康網》不只侵害口腔 美研究︰牙周病菌誘發腸道發炎

    雖然口腔保潔的衛教觀念近年來越來越備受重視,口腔和牙齒甚至能提供一個人的身體訊息,包括年齡,身份,飲食和健康狀況。而美國近期一項研究更指出,其實口腔內的細菌不單只會造成蛀牙或牙周病而已,不健康的口腔確實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甚至是誘發全身性疾病的其中一項原因,比如發炎性腸道疾病便可能正是因為

  • 2018-03-05 17:09

    醫病》狂瀉不停 發炎性腸道疾病困擾他17年

    現年27歲的郭先生,10歲開始深受腹瀉困擾,誤以為是「爛瘡」而僅在診所以藥膏與紗布處理滲出的組織液,國二時確診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一天腹瀉十幾次、腹痛造成一天20小時只能躺在床上,一學期超過一半時間都在住院,去年切除長達35公分嚴重沾黏、潰爛的腸道後,病情日益穩定,他直說現在生活總算與一般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