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1-25 18:15

    健康網》全榖雜糧類膳食纖維比一比! 營養師:「它」竟比地瓜高

    羅碧/核稿編輯每日建議膳食纖維攝取量需至少20-25克,但除了透過蔬菜攝取外,還有什麼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呢?營養師楊斯涵表示,未精緻全榖雜糧除了提供澱粉外,還可以提供膳食纖維攝取!其中玉米、南瓜、燕麥、地瓜、芋頭、馬鈴薯、山藥、五穀米分別名列全榖雜糧類膳食纖維含量前8名,衛福部更針對未精緻的全榖雜糧,

  • 2024-01-13 17:39

    健康網》火鍋菜盤隱藏澱粉 熱量第一名是「它」比地瓜還高

    沈莉馨/核稿編輯火鍋菜盤隱藏很多澱粉類,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分享碳水圖鑑,芋頭、地瓜、玉米、山藥、南瓜、蓮藕都不是蔬菜,而是澱粉類,總碳水量是一般蔬菜的3-5倍,以每100克含量計算,當中芋頭熱量排名第一;但其實這些食物都富含營養,也不是不好的東西,只是吃了它們,記得要減少飯

  • 2023-12-22 12:43

    寒流來襲解救手腳冰冷! 藥師分享補湯、泡腳秘方

    寒流報到氣溫直直落,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22日)舉辦冬季進補暨足浴暖身記者會,教民眾燉煮「黃金蟲草羊肉湯」及泡腳秘訣,透過外用內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解救手腳冰冷問題。中藥發展委員會副主委王儀絜說,冬季手腳冰冷的原因通常是心臟功能或血液循環發生問題所致,中藥調養重在補氣、補血,讓全身血液循

  • 2023-12-06 19:17

    健康網》不吃三色豆減重小確幸! 研究:青豆仁、玉米熱量高

    沈莉馨/核稿編輯常見便當配菜「三色豆」很多人不愛吃,如果你正在減肥,挑食不吃也成小確幸,因為三色豆可是澱粉蔬菜!好日子診所醫師陳勇仁分享,有研究指出,三色豆配菜裡的豌豆和玉米就是高澱粉的蔬菜,攝入過量可能會導致體重上升。建議選擇全穀類、水果和非澱粉蔬菜,可能有助於控制體重。

  • 2023-12-02 17:40

    健康網》吃鍋改放南瓜、玉米! 選擇「未精製」全榖雜糧卡健康

    天冷吃鍋,不免會搭配個主食,全穀雜糧類又該怎麼選呢?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分享,吃火鍋搭配的冬粉、白飯屬全榖雜糧類,除提供熱量外,同時也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微量營養素,但這些有益健康的營養素,常於精製加工過程中大量流失,可改選未精製全榖雜糧食物,例如糙米、馬鈴薯、芋頭、南瓜、

  • 2023-09-30 06:31

    健康網》玉米筍其實分2種 農糧署:從「吐絲」顏色來判斷

    玉米筍清爽脆甜好滋味,是不少民眾喜歡吃的蔬菜。對此,農糧署表示,當玉米吐絲後1至2日即可採收幼嫩果穗,而市面上常見的玉米筍有2種,可依頂端鬚色,分為「黃鬚」及「紅鬚」,其中,市面更為常見且產量較高是紅鬚。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玉米筍是所有玉米果穗長大時必經的過程,當玉米吐絲

  • 2023-09-09 05:30

    開學提升學習力 「元氣能量點心」營養滿分

    新學年的開始,如何提升自我學習成效?除了認真積極外,也要有規律的生活如適量運動、適時睡眠、飲食均衡,因為擁有好體力是學習的重要助力。分享2道補充能量的美味藥膳點心:●藥食材:太子參、天麻、紅棗、雞里肌肉、腐竹、新鮮玉米、高麗菜、潤餅皮、鹽、油。

  • 2023-08-01 08:44

    健康網》玉米不是蔬菜類! 國健署:還有這些食物分類民眾霧煞煞

    食物有6大分類,但卻有需多食物易混淆。對此,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指出,如玉米與小番茄不是蔬菜、椰奶不是乳品、皇帝豆不是豆魚蛋肉類,有些食物有著讓人無法容易分辨的名字與樣貌,須注意分類、飲食均衡攝取。●全榖雜糧類:玉米、皇帝豆、菱角、蓮子、栗子。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雜糧作物,也是「全榖雜

  • 2023-05-26 18:31

    健康網》地瓜吃膩了? 5種未精製全榖雜糧來替換

    很多人會在運動前後吃地瓜,吃久了會不會想來點變化,國健署指出,地瓜屬於食物6大類中的全榖雜糧類,與馬鈴薯、南瓜、玉米、全麥饅頭、全麥吐司同一類別,如果吃膩了地瓜可以換換口味。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說明,未精製全榖雜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保留著更多的營養素,像維生素B群、鎂、鉀等。

  • 2023-04-29 08:36

    健康網》3種玉米比一比 國健署:「它」膳食纖維最高又護眼

    大家喜愛的玉米,拿來做炒飯、烤玉米,或是煮成湯都很美味。國健署表示,玉米是「全榖雜糧類」,且台灣玉米有許多種,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白玉米等,甜玉米富含膳食纖維、玉米黃素和葉黃素,能保護眼睛;糯玉米煮熟後口感香Q有嚼勁;白玉米熱量低無負擔。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發文表示,玉米屬於全榖雜糧類,富

  • 2023-04-20 08:32

    健康網》植物性蛋白質白胺酸最多是「它」 營養師:爆吃恐阻礙肌肉修復

    吃素會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尤其對於需要穩固和增加肌肉量的運動愛好者來說,蛋白質是必需品,運動營養師楊承樺指出,玉米所含的總蛋白質中白胺酸含量占約14%,以百分比來說,是比其他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多,但也要注意,爆吃可能會阻礙肌肉修復。楊承樺在臉書專頁「運動營養師 楊承樺」發文分享,曾看到一篇研究將常見植

  • 2023-04-14 06:32

    健康網》小番茄與玉米竟不是蔬菜 營養師解析誰是真蔬菜

    番茄、小番茄、玉米、玉米筍,雖然名字倆倆相似,但小番茄與玉米都不是蔬菜,營養師陳心驊說明,玉米屬於澱粉類;小番茄則是水果類,另外,菇類及香料類都是蔬菜。陳心驊在臉書粉專「營養師菲菲・你的營養師好閨蜜」發文分享,大家常忽略海帶、紫菜、海茸、昆布、海帶芽(裙帶菜),其實都是蔬菜,另外,木耳與大番茄也是蔬

  • 2023-03-27 18:05

    健康網》寶寶副食品如何準備? 營養師揭3原則

    4個月大的寶寶雖然仍以母奶、配方奶為主,不過可開始少量嘗試、試敏各種泥狀副食品。營養師楊斯涵表示,有些寶寶不習慣用湯匙餵,會有吐舌反應(把食物用舌頭頂出來),持續少量嘗試就好。食物質地可從泥糊狀開始,且1次只加1種食材,並少量餵食,以試敏為重點,若有過敏症狀出現,則需暫停後,再少量試別種食材。

  • 2023-03-24 06:31

    健康網》無麩質飲食怎麼吃? 熱量最低、纖維質最高竟是它

    起源於歐美地區的無麩質飲食受不少明星推崇,像是葛尼絲派特蘿、女神卡卡等人,讓這種飲食也在亞洲地區掀起一股潮流,營養師余朱青指出,無麩質飲食的第一步就是拒絕把麵當主食,改用米飯或其他穀類、根筋類食材來取代,而熱量最低、纖維質卻最高的就屬玉米,每100公克僅66大卡,纖維質卻有4.5公克。

  • 2022-11-28 08:36

    健康網》別讓玉米到處飛 農糧署授3種切法

    玉米切的天女散花很困擾嗎?農糧署表示,想要玉米乖乖聽話不亂飛,可以利用靠近刀柄處的刀根切入,邊切邊旋轉,將玉米切段;或是將玉米放置於砧板,由上而下垂切切片;想要取粒時,可以先用菜刀取下一排玉米,再用大拇指指腹向空排處掰開。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每年9月至隔年5月,是台灣

  • 2022-11-24 20:05

    健康網》爆米花竟是健康食物! 醫籲選原味、揭「4大好處」

    現代電影院食物多元,但最經典的還是爆米花。恩主公醫院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在臉書專頁「大禹治水 恩主公醫院 高銘鴻醫師 三峽北大鶯歌泌尿科」發文分享,其實爆米花有4大好處,包含高纖維、低熱量、富含礦物質,以及便宜易保存,能作為主食,但上述前提下,爆米花需選擇原味,或輕度調味。

  • 2022-11-17 06:32

    健康網》全榖及未精製雜糧好處多 國健署列10大功效

    全榖及未精製雜糧不僅營養豐富,還可以降低疾病對身體的風險。國健署表示,全榖及未精製雜糧含多種營養素,能促進腸胃蠕動、助代謝、平衡體內水分、幫助肌肉運作、抗發炎,還可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風險。國健署在臉書粉專「食在好健康」表示,攝取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直腸癌等風險以

  • 2022-10-20 20:19

    健康網》超商全穀雜糧食物有哪些? 國健署列舉報你知

    超商能方便解決民眾的3餐,不過相較於便當裡的白飯,選擇全穀雜糧類既有飽足感也較健康,但超商又有哪些食物屬於全穀雜糧類?國健署表示,平日飲食多以全穀及未精緻雜糧代替白飯、麵條等精緻澱粉較佳,像是烤地瓜、甜玉米及烤馬鈴薯,都是建議可挑選的食物。

  • 2022-09-05 06:32

    健康網》這些植物都不是蔬菜! 營養師:小心吃多反變胖

    平常吃到的植物都是蔬菜嗎?若吃錯了,小心吃上一碗飯的熱量。營養師張宜婷在臉書粉專「營養小桃氣-宜婷營養師」發文提到,民眾常見的配菜,像是玉米、南瓜、芋頭等,都是醣類高的全穀雜糧類,而三色豆、豌豆也都不是蔬菜,是偏向全穀類的食物,只有紅蘿蔔屬於蔬菜類,若搞錯食物種類,可能會減重不成反變胖。

  • 2022-09-04 06:26

    健康網》玉米現採比較甜? 農糧署揭3冷知識解惑

    玉米筍為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更是吃火鍋必備的菜餚之一,脆嫩鮮美的口感讓許多人一吃就上癮,不過玉米現採才會甜嗎?對此,農糧署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玉米3個冷知識,並提醒甜玉米採收後如果未能有效降低果穗溫度,會導致糖分迅速轉化成澱粉而降低糖度,因此現採的玉米建議應盡快烹煮或冷藏,以維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