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4-03-22 10:10

    健康網》9成SGA寶寶會「追趕生長」 醫:長大患病風險高

    葉立斌/核稿編輯各位爸媽們知道什麼是「追趕生長」現象嗎?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呢?醫師陳奕成表示,追趕生長就是孩子的生長速率,超過了按年齡和性別計算的中位數。約9成的SGA寶寶(胎兒小於妊娠年齡)都會有這個現象出現,身高體重從小和其他寶寶差不多,所以不需要太擔心孩子的生長,但是這些寶寶長大後,罹患心血管

  • 2024-03-12 10:47

    健康網》胎兒小於妊娠年齡 留意日後5健康問題

    葉立斌/核稿編輯若孩子出生時,體重明顯比同樣妊娠週數的寶寶要輕,可能就要注意了!醫師陳奕成分享,胎兒小於妊娠年齡(SGA)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出生體重的標籤,還可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一些健康風險和挑戰,像是:身材矮小、青春期快速進展、過重與肥胖、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若同時極度早產,還可能發生發展

  • 2024-02-04 19:30

    健康網》30歲孕婦馬桶上大破水 及時就醫安胎保順產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30歲女子,懷胎7個月時,有規則產檢,過去無特殊病史。某天,一坐到馬桶上,就唏哩花啦的流水,便趕緊在1個小時內到院檢查。經診斷後,確定為早產陣痛,合併破水,即給予安胎藥物及肺泡成熟劑、硫酸鎂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柏廷提醒,早產是造成新生兒長期併發症,如小兒麻痹

  • 2023-12-09 12:45

    東馬早產兒回娘家 28名小勇士見證生命奇蹟

    睽違5年,台東馬偕醫院今再復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28名滿35週及1至4歲小寶貝「後山小腳丫回娘家」,60餘位家長齊聚分享育兒經,當時負責看護的醫護人員也參入,尤其多名小寶貝都是在疫情嚴峻時提前報到,家長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可愛的小寶貝被放進保溫箱,無能為力的守候在加護病房,看著護理人員傳來的照片解思子之

  • 2023-12-03 15:33

    仿母體子宮 麥當勞基金會捐「保溫箱」成醫照護早產兒利器

    成大醫院平均每年有170至180位早產兒誕生,其中一半寶寶體重低於1500公克;據國健署2022年通報資料,台灣每10名新生兒有1名出生體重未滿2500克。台灣已是少子化社會,孩子是未來珍貴資產,麥當勞慈善基金會特捐2部「重症加護型新生兒保溫箱」 ,盼幫助有需求的孩子能獲得充足醫療資源,健康長大!

  • 2023-12-03 13:22

    滿滿感動!睽違2年「早產兒回娘家」高雄長庚早產兒團聚

    高雄長庚醫院每年都舉辦實體盛會的「早產兒回娘家」,因covid-19疫情影響下停辦了兩年,今年終於恢復實境辦理,邀請到小朋友最愛的故事屋「Happy熊與瑋瑜姐姐」及魔術師馬丁先生與寶貝們互動同樂,也邀請早產兒寶貝上台進行才藝表演,見到孩子自信且活潑在舞台上展現自我,家長們曾經的淚水終變成澆灌成長的雨

  • 2023-12-02 12:30

    出生僅590克長成3歲健康寶寶 早產兒回新竹馬偕兒童醫院慶生

    出生僅590克、比一杯手搖飲還要輕的早產兒翰翰,經134天加護病房的搶救與照顧,今天回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慶生,已3歲的翰翰現今讀幼兒園,已是健康活潑的孩子,翰翰的家人也感謝醫院團隊的照護,讓翰翰能順利健康成長。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今天(2日)舉辦「早產兒回娘家」活動,邀請年齡2到6歲、出生時未滿3

  • 2023-11-12 15:48

    巴掌仙子長大了!45名早產兒回高醫慶生 梁小弟出生時僅500公克

    每年有超過150位早產兒在高醫出生,今天有45名2至5歲的早產兒回高醫娘家聚會,其中梁小弟出生時僅500公克,何小妹也僅688公克,都比1杯手搖飲還輕,2人都住院9個多月後才順利出院返家,今天也與爸媽開心出席活動,看著巴掌仙子們健康長大,也讓醫療團隊十分開心及驕傲。

  • 2023-11-08 05:30

    出生僅998克》早產兒比例破1成 跨黨媽媽立委爭取照護津貼

    台灣去年創新低的13萬餘新生兒中,早產兒比例達10.56%;出生6個月內的家長自費金額為11萬4千餘元,相較於足月兒高出近4倍。朝野立委昨與早產兒基金會呼籲支持早產兒養育照護津貼;其中,身為早產兒母親的民進黨立委蘇巧慧、黃秀芳更訴說親身照護經驗,過程之艱苦令與會者動容。

  • 2023-11-06 14:07

    孕婦安胎打類固醇 國衛院研究:寶寶嚴重感染風險恐增1.52倍

    早產跡象孕婦通常會施打類固醇加速胎兒肺部成熟,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與死亡,但國家衛生研究院與林口長庚醫院等利用長達12年的全民健保資料,分析196萬對孕婦與嬰兒,發現孕婦產前施打類固醇,寶寶出生第1年內發生敗血症、肺炎、急性腸胃炎等需要住院的嚴重感染風險,較未施打者高1.22至1.52倍。

  • 2023-10-23 10:59

    健康網》四大病毒回歸「診所爆滿」 醫:流感帶走不少小生命

    從年初至今,防疫帶來的「免疫負債」仍在幼童與青少年圈子流行中。小兒科醫師表示,近期小兒科門診幾乎被生病的幼童擠爆,大家熟悉的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等病毒,全數回歸。同時小兒科醫師也透露,其中一種病毒奪走不少生命,呼籲符合疫苗接種資格者,盡快接種疫苗。

  • 2023-09-20 20:27

    提升高危險妊娠母嬰存活率 成醫跨團隊合作照護孕產兒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日約有810名婦女死於可預防的懷孕與分娩相關併發症、約有6700名新生兒死亡。成大醫院表示,專業醫療人員、環境支援及跨團隊的醫療合作可減少這些遺憾發生,近4年來,該院新生兒科已照顧逾7百名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公克的早產兒。

  • 2023-09-20 18:56

    護師真情記事》護理工作當成事業經營 郭麗玲用心照護病童

    奇美醫院兒科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郭麗玲服務迄今29年,照顧病人、陪伴家屬,並以身作則帶領學弟妹,盡力照顧好就醫的孩子,讓他們可以順利出院,對於無法長大的早產兒,也會用心協助他們漂漂亮亮地「離開」,她說,「把病人顧好,讓家屬能心安,這是一種承諾。」

  • 2023-07-19 18:00

    早產兒心導管關閉術曾創世界紀錄 成醫:健保終於給付減負擔

    成大醫院從2014年起開始發展「低體重早產兒」的心肺動脈導管開放性病症、心導管介入治療,當年從重2500克早產兒開始做起,低體重早產兒一路做到766克、2017年有國際文獻最低體重的478克早產兒,過去這心導管手術都要自費10多萬元;今年3月底起健保同意給付此手術,是早產兒病症父母的福音。

  • 2023-05-10 10:37

    永和耕莘醫院40歲 畫家沈禎送畫作

    新北市永和耕莘醫院成立40週年,從最初一群天主教聖母聖心傳教女會的修女在萬華成立小診所幫助窮人開始,再到1983年由新店耕莘醫院協助成立永和耕莘醫院,始終秉持初心,畫家沈禎親繪一幅「耶穌為門徒洗腳圖」,並放大掛在住院大樓一樓入口處,期許永耕承續創院比利時修女的精神,藉著醫療傳愛,以謙卑的態度,服務病

  • 2023-05-08 14:54

    將專業照護延續到偏鄉 新竹馬偕守護五峰鄉早產兒

    新竹馬偕醫療團隊今前往新竹縣五峰鄉,居家訪視關懷1名早產兒,追蹤健康狀況及衛教指導,以及協助提升家長早產兒照護技能。新竹馬偕居家護理師姚文華表示,陳小弟出生時因為週數不足、體重僅有1005克,經院方長達86天的細心照料下,上個月底順利返家。

  • 2023-04-13 05:30

    產婦高齡化 早產兒比率攀升

    我國每年新生兒人數不斷下探,但因產婦高齡化,早產兒比率不減反增。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的早產兒,從2017年占全部新生兒的1.86%,升高到2021年的2.11%。成大醫院去年7、8月間接生1名妊娠23週、僅重351克的早產女嬰,歷經呼吸插管、肺、腦與腸胃道等症狀治療,順利在今年1月間出院,持續追蹤

  • 2023-04-12 17:31

    我國新生兒遞減、早產兒卻升高 醫:這現象是主因

    我國每年新生兒人數不斷下探,但因產婦高齡化為主等因素,早產兒比率不減反增。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的早產兒,從2017年占全部新生兒的1.86%,升高到2021年的2.11%。成大醫院指去年7、8月間接生1名妊娠23週、僅重351克的早產女嬰,歷經呼吸插管、肺、腦與腸胃道等症狀治療,順利在今年1月間出

  • 2023-04-12 14:14

    早產兒鈣質差易骨折 2歲前固好骨本也能健康跑跳

    台灣每年出生率已低於14萬人,其中又有10%為早產兒,由於器官尚未長好,除了要關注呼吸衰竭、感染、視網膜等病變外,也容易發生「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造成骨折,對此,高醫「打造早產兒完美骨本計畫」,為早產兒在矯正年齡2歲(預產期算起)前固好骨本,使孩子未來也能健康跑跳。

  • 2023-03-07 10:50

    試管嬰兒幸運懷上5胞胎 長庚:高風險多胞胎不必全留或全流

    34歲的郭小姐經歷3次試管嬰兒療程,終於盼到成功懷孕,沒想到竟是同卵4胞胎與1個單胎,對肚子裡同時有5個胚胎她感到又驚又喜,但醫師告知多胞胎的高風險妊娠可能流產與必然早產,導致胎兒發育不全,也讓她和先生焦慮不已。第7週時,郭小姐的單胎自行停止生長,她和先生著急走遍婦產科診所與醫院詢問同卵4胞胎減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