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 2023-11-28 05:30

    乳癌化療不適 中藥緩解擺脫恐懼

    45歲的楊女士因左側乳癌第3期進行化療,造成噁心嘔吐、食慾差、睡眠差體力差、手腫、皮膚紅癢、手麻腳麻等症狀,經由口服中藥治療,約1個星期,症狀獲得改善,並養成每天連續走路1個小時以上的習慣,體力也有很大的進步;體力好的時候,相對化療的副作用也小很多,逐步擺脫對化療的恐懼。

  • 2023-11-02 12:54

    對恐懼上癮? 專家:荷爾蒙的交互作用

    很多人會發現自己身邊總是有一些朋友喜歡追求刺激或是恐懼感,像是對恐懼上癮一樣。有專家近日針對此一現象提出科學的解釋,並表示恐懼更能激發人類的愉悅感。根據《ABC新聞》 報導,人類在面臨恐懼時,體內的荷爾蒙和神經傳導物質會被釋放,隨即讓身體做出「戰鬥—逃脫—麻木」(fight flight freez

  • 2023-10-06 14:20

    男子車禍重傷輪椅代步 嘉醫團隊陪復健重新站立

    26歲陳姓重機騎士今年4月因與水泥預拌車相撞,造成腦出血與身體多處骨折,雖撿回一命,但行動不便、平時只能用輪椅代步,9月經到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復健科就診,在醫師、物理治療師等團隊鼓勵及陪伴下,克服內心恐懼、勇於承受疼痛,從一開始只能站立3分鐘,現在能久站20分鐘,朝恢復獨立行走目標持續前進。

  • 2023-09-18 21:30

    健康網》過度自信小心忽略潛藏風暴 心理師點2主因所致

    由於受到諸如情緒、偏見和感覺等主觀心理影響,不少人常會過度信任自己的判斷能力,低估背後的嚴重情況。對此,福樂心理治療所心理師方仁君表示,會過度自信主要因自己缺乏安全感,深怕變得一文不值,或是深層的自卑,而用自己看起來很強大來掩飾內在,然而,成功的狂喜很容易讓人得意忘形,所以不要認為自己絕不會驕傲。

  • 2023-08-25 16:15

    微創雷射痔瘡消融術 解決難言之隱

    36歲劉姓男子因工作壓力大、久坐與外食,除有長期便秘狀況,痔瘡問題也讓他煩惱不已,加上聽聞身邊朋友接受痔瘡手術後,傷口疼痛難耐,更是讓他遲遲不敢就醫治療。近日在家人勸說下到醫院診治,醫師了解其狀況後,安排微創雷射痔瘡消融術治療,術後不僅傷口小、疼痛感少,且手術當天就可出院,也一解他的痔瘡之苦。

  • 2023-07-06 05:30

    走出性侵暴力創傷 幫助孩子活下來

    工作之故,我接觸不少曾被性侵害、或被暴力對待的未成年人,這些孩子,有女有男,各有不同創傷故事。在診間,我常看到一旁的親屬,不知道如何幫忙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言行可能讓孩子再受傷。大腦內的警醒系統,在創傷事件後會過分活躍,造成過度警覺、過度驚嚇、無預兆的發怒,這些都是讓倖存者遠離潛在危險、逃避創傷的

  • 2023-02-08 19:07

    總是擔憂事情做不完、做不好? 專家籲試試「心理健康ABC」

    您是否總是擔憂事情做不完?做不好?無論自己或是公司訂的新年目標不知該如何達成?或是害怕做不到?專家指出,最新一項研究指出,不論你有沒有採取行動,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就能改善及促進心理健康,並建議採取心理健康ABC原則,也就是Act(行動)、Belong(歸屬感)和Commit(承諾)維持心理健康。

  • 2023-01-29 05:30

    科技主管憂鬱怕上班 男性更年期作祟

    一名電子業高階主管,原本個性樂觀,即使工作忙碌也樂在其中,50歲後突然變得悲觀,對工作失去熱情,喪失自信,上班前甚至會恐懼害怕,曾經嘗試過身心科藥物與心理諮商效果不佳,甚至產生了離職念頭,評估可能是「男性更年期」引起的「頑固型憂鬱症」,經過20個療程的雙側矽塔波(TBS)治療後,憂鬱症狀逐漸改善,也

  • 2022-10-26 08:50

    健康網》怕打針? 日研究:軟軟穿戴式機器人有助降低恐懼感

    由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打疫苗被視為能降低重症機率的方法,但有些人因為「怕打針」而選擇不打疫苗,日本筑波大學開發出一款軟軟穿戴式機器人,來降低這些人對打針的恐懼與焦慮,研究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2022-09-20 05:30

    天搖地動太「震」撼 預防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花東地區規模6.8強震撼動全台,許多人被勾起當年921大地震經驗。大地震是台灣人共同的噩夢。不管是親身經歷劇烈地震搖晃,或是親眼目睹震災場景、或是反覆觀看新聞中的災難畫面,都可能啟動人體壓力激素系統,並作用到大腦焦慮和恐懼相關腦區,進而出現一些身心反應。

  • 2022-02-28 14:29

    健康網》烏俄戰爭引焦慮 專家:設下訊息界線

    烏俄戰爭對於全球影響甚鉅,除了擔心全球經濟不穩定外,台灣也有許多人憂心中國恐以武力犯台。各種戰爭導致的不確定性,使人感到焦慮和恐懼。專家指出,面對外在環境引發的恐懼,有4個技巧可以面對。《CNN》報導指出,與在戰場中的人相比,其它非戰爭區域的人因所受的創傷、影響與痛苦雖不顯著,但這不表示戰場外人們的

  • 2021-12-08 10:33

    健康網》有牙科恐懼症嗎? 醫授3招降低恐懼

    你會怕看牙醫嗎?這些現象其實是大部分人都很可能會發生的,也就是牙科恐懼症。大安丰采美學牙醫葉昭孝表示,如果害怕而選擇不看牙,又或是不敢面對,放任口腔發炎、腫痛導致越來越嚴重,等到只剩侵入性手術才能治療時,又會更加深看牙的恐懼感。葉昭孝在臉書專頁「醫人也醫心,看牙超暖心 - 暖男牙醫葉昭孝」發文指出,

  • 2021-11-18 19:18

    健康網》別讓恐懼干擾身心! 中藥、針灸調補腎氣

    :中醫理論中有「恐傷腎」的說法,也就是恐懼會影響腎臟及泌尿系統,中醫師表示,人們無法處在一個無所畏懼的環境,但可以嘗試去了解所害怕的人事物,也建議多曬太陽多運動習慣、或利用中藥與針灸來調補腎氣。風澤中醫診所副院長郭懿潔在臉書粉專「郭懿潔 中醫師 - 風澤中醫診所」發文指出,以中醫觀點,「情志」來代稱

  • 2021-10-27 22:54

    健康網》為何有些人就是愛看恐怖片、搭雲霄飛車? 「恐懼」背後的科學

    恐懼是一個完全正常的情緒,但每個人對待恐懼的方式不盡相同,像是有些人就是無法理解恐怖片的樂趣,《CNN》指出,原因可能因每個人的人格而有所差異、被教育的方式不同,或是在幼年時曾受到的驚嚇,未好好處理的話,恐懼可能伴隨一輩子,同時指出,喜歡恐怖片的人不是喜歡觀影時的害怕,而是喜歡電影結束時的感覺。

  • 2021-06-07 09:36

    疫情帶來緊張和焦慮 心理師:找到源頭,接受且和平共存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影響範圍也越來越廣,整體社會瀰漫著緊張焦慮的氛圍,持續都有因為工作或家庭受疫情影響,或原本焦慮度就比較高的個案變得更焦慮來診,訴說自己各方面的擔憂;衛福部台東醫院精神科心理師周牛莒光表示,如何安定過度的焦慮及恐懼,基本原則就是明白焦慮感覺後,找到

  • 2021-03-15 05:30

    幼兒哭鬧拒醫 醫療玩具克服恐懼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需要至醫療院所就醫或施打預防針。但在醫院門診常看到孩子一進診間,看到醫師或護理人員就一邊嚎啕大哭,一邊喊著:「我不要看醫生!」「我不要打針,我要回家!」看著他們滿臉淚痕並用力掙扎的表情,爸媽實在心疼又無奈。其實,不光是孩子,大人們也會有所謂的「白袍恐懼症」,例如:看見醫生就會心

  • 2020-09-28 11:57

    怎麼活到現在?對食物感到恐懼 她從1歲半開始只吃品客和吐司

    是怎麼活到現在的?英國科芬特里10歲女童戴維斯(Martha Davies),從1歲半就開始對食物感到恐懼,長年以來都只吃品客BBQ口味和吐司,幸好現在靠著催眠治療師的幫助,戴維斯逐漸開始接受其他食物。據《福斯新聞》報導,戴維斯的母親透露,女兒18個月大時,像其他嬰兒一樣坐在高腳椅上吃軟質食物,突然